清幽洪海
四面山的水资源由茶坝河、飞龙河两大水系组成,在浩瀚苍茫的绿色世界里形成了龙潭湖、洪海湖、林都湖、珍珠湖等8座高山湖泊,水域面积107.1公顷。而洪海湖则最为著名。
清澈幽静的洪海湖分大、小洪海,长约十里,宽60至200米,是人工筑起的高山湖泊。1970年,洪海村人响应兴修水利的号召,在头道河上游扎坝蓄水,形成了这个四面山景区内最大最长的湖泊。人们为了祈求幸福安宁,便将其取名为洪海,即洪海无边之意。大洪海群鹤栖立,画眉、鹧鸪、白琵鹭、绿头鸭等,时而像一道道弧线横空而过,时而拍翅掠过碧静的湖面,溅起串串亮闪闪的银珠。小洪海则湖平波静,纤尘不染,像一面晶莹的宝镜镶嵌在青山绿峰环拥的怀抱中,倒映着蓝天白云,碧林秀峰,自然之趣浑然天成。
“佳景一向绝风尘,四面风光入画屏。”大洪海、小洪海以幽静之美著称。幽幽长湖,交织着长短不一的汊湾,长的曲折幽深,短的意境悠远。湖岸植被茂盛,林木葱茏,花儿娇艳。船走景移,让人分不清是身在云端,还是处在湖里。唯有小舟轻轻荡过,拍碎一池琉璃,划出道道粼粼波浪,漾开圈圈翠色涟漪,挟着微风一路扩散。洪海之中有一小岛,岛上桃红柳绿,粉墙灰瓦,恍如隔世,这就是桃花岛。湖的东面有一溪流,溪上有一木桥,人称红军桥。1935年红一方面军长征时接送受伤的红军路过此地,曾从这座桥上走过。2005年,大洪海附近村民在民宅搬迁时,在墙缝中发现了泛黄的字条。据考证,当时受伤的红军分散安置在村民家中,有十余人安置到了洪海,临走时留下了字条。而今该字条珍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洪海湖不光碧绿清澈,沿途还有多处人文景观,如碧海藏针、顽童戏水、太子洞等。
“青山不语花常笑,绿水无音鸟作歌”,可谓四面山景色的真实写照。再向前行,不远处便是重庆、贵州两省市交界处。在此,手抚“川黔”“渝黔”界碑,脚踏两省,闻听边寨鸡犬欢鸣,眺望无边绿峰秀色,自是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