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担当作为好干部秦松涛:
助“商量之花”在巴渝大地绽放
8月10日一大早,曾任市政协联络委办公室一级调研员的秦松涛(现任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办公室主任)来到办公室,与技术公司对接市政协“渝事好商量”和委员工作室数字化应用建设需求,完善“三张清单”和整体框架设计。他说:“要让每一个数字化应用都成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有力引擎,确保‘渝事好商量’和委员工作室有形更有神、好用更管用。”
2021年以来,市政协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协工作的一系列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部署要求,围绕把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总要求,坚持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着力打造“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今年又重点推进委员工作室建设,组织委员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联系服务群众。“渝事好商量”和委员工作室建设均是由市政协联络委牵头推动的工作,秦松涛深入参与到其中。
在相关工作起步期,秦松涛为更好参与推动,便在学习中找方向。他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和“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的重要论述,并随调研组先后前往浙江、江苏、四川等地学习先进经验。
边学习边探索,从试点先行到全面铺开,秦松涛经常到试点区县政协参加基层协商议事活动,帮助区县政协不断丰富内涵、扩展外延,科学制定“渝事好商量”工作计划,结合实际出台实施意见,健全运行机制。
征集制定“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形象标识、制作《政协搭平台 渝事好商量──市政协“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建设纪实》专题片、组织开展“渝事好商量”协商工作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在不断织密“渝事好商量”基层组织网的同时,秦松涛和市政协联络委的同事们还致力营造协商文化氛围。
为推动“渝事好商量”工作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目标迈进,在前期深入调研走访的基础上,秦松涛先后牵头承担了“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渝事好商量”协商工作规则和工作方案、委员工作室建设方案等制度文件的起草和具体实施工作,把“路线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推。
在文稿撰写过程中,秦松涛与委领导和办公室同事反复讨论修改完善起草材料,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像一名工匠般琢“词”磨“句”,有时候甚至不惜推倒重来。“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与秦松涛“并肩战斗”了5年的市政协联络委办公室副主任秦茂说,“他日常承担了专委会办公室大量文字材料工作,撰写的大会发言材料多次在市‘两会’上被采用,撰写的调研报告也多次受到市领导表扬。”
精益求精是秦松涛对自己的一贯要求。为开好“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和委员工作室工作推进会、经验交流会等,他把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考虑周全,会议全程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与相关人员加班熬夜修改完善会议材料,精心细致做好现场会务服务、后勤保障和成果总结等工作……
如今,全市已建成“渝事好商量”协商场所近1000个,围绕党政关心、民众关切,共开展协商议事活动2700多场次,各级政协委员参与2万余人次,助推解决民生实事3300多件,在反映基层呼声、化解矛盾纠纷、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城市更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渝事好商量”成为了聚民心的服务阵地、暖人心的民意通道、筑同心的协商平台。2022年9月,“渝事好商量”协商案例亮相北京“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这也成为全市政协打造“渝事好商量”协商平台成效的有力见证。“3年的实践,使我充分体会到人民政协的协商力量,政协委员的智慧优势,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秦松涛深有感触地说道。
此次获评“2022年度重庆市担当作为好干部”,秦松涛表示,“荣誉是鼓励,更是鞭策,我所做的只是市政协机关干部的日常工作。”从头越,赴新程,他将继续以责任诠释初心,以实干担起使命,和同事们一起推动“渝事好商量”、委员工作室等工作走深走实、常态长效,努力交出新岗位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