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释放发展活力
渝中区政协视察科技创新工作
本报讯 (记者 程卓 通讯员 秦华兵) 渝中区的科技创新工作有哪些突破?科技创新的水平和实力如何?近日,渝中区政协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科技界别政协委员围绕“渝中区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开展主席会议视察。
视察组一行先后走进汉沙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赛迪奇智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云威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现场体验观摩无人驾驶、智能交通、IT人才培养服务链等新技术、新成果。在该区科技局局长庞静的介绍下,大家了解到渝中区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亮眼成绩:入库科技型企业1032家,高新技术企业193家;引进国民认证科技等科创领域重大招商项目20个,共计签约合同额155亿元;打造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达22个,全区现有市级以上众创空间17个(国家级4个),市级以上孵化器6个(国家级2个),孵化面积达10万平方米,集聚在孵企业(团队)500多家……
“目前渝中区已聚集一大批高端创新要素,必将迎来一个爆发期。”通过视察,孙涛委员看到了渝中区在科技企业发展、项目研发、成果转化、人才招引等方面的变化。就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她建议通过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科研平台优势,借助全市的优势产业和名企资源,打造独具渝中特色的科创产业链。王冬梅委员呼吁,加强引导社会资本向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投入,特别是处于初创期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同时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三方之间建立起稳定长久的合作关系,联合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转化项目,加快科技成果与产业对接,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作为一名科技从业者,李力委员认为,科技企业要立足实际、聚焦需求进行创新,将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为促进生产实践的方法,提高企业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要汇聚一流科技人才,打造一流科创团队,加快推进科创中心特色功能区建设。”针对下一步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视察组表示,要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布局,有效集聚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加快培育发展新优势新动能;要坚持成果转化,提高协同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深入合作和成果应用,促进科技创新与市场的深度融合;要坚持人才驱动,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人才激励政策,大力引进人才、培育人才,想方设法留住人才,为全区的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