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那天,巫溪县通城镇举办乡村振兴驻镇驻村工作队轮换交流座谈会。新老工作队员、驻村第一书记、镇村干部、群众代表大家围坐一堂。
即将离别,心却在这里扎根。长桂村的晚李主题公园、龙池村的坝坝茶、通城村的田园火锅、云台村的云中豆花坊,还有五朵村花志愿服务队、邻里妈妈团、自然康养屋……这些都是两年来,足下的土地上长出的苗、开出的花。岁月悄然流逝,通城却青春勃发。
我这个党员干部、县政协委员,听从组织号令,驻通城镇工作。与其说是去帮扶,不如说是回到出发点再学习、再调研、再磨砺、再提高,把大半生的所得所悟所能,回报给家乡,面对面、点对点、实打实地服务村民,在人生履历中充实厚重的一栏。
在乡村田园的熟悉场景里,回到梦想启航的乡土,有着使不完的劲头。我对自己提出新要求:不虚度这宝贵的两年,要能被乡村和群众时刻需要。我静下心来,去田坎转,跟老百姓聊,向书本学,深入调研,努力让每一天都有收获,让定下的目标一件件完成。
在果园、菜园里,我热切地希望影响一部分群众,种科技田立体田、养殖生态畜禽,要有梦想和思路,在房舍和土地里尝试庭院经济。我爱在清晨的阳光中到周述耀老两口的院子里转转,并捕捉到他们瓜田劳作、花下进餐的瞬间,并写出了《巫溪通城:瓜果入画日子惬意》的通讯。这篇通讯,让外界了解到这片乡土的美好,让乡亲们领悟到通过精耕细作,一亩地年收入能达2万元以上,房舍也可变成乡村旅游的打卡地。是的,乡村振兴很关键的一步就是引导村民增强内生动力,突破自己、提升自己,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你们的眼睛,为什么发现了那么多乡村的美?”很多人问我们。我想,应该是源自内心的热爱与责任吧。我和几名身兼数职的队友,在院坝里、在山路上、在公益活动中,去遇见、守候,乡村旅游的新气象、青年人才的巨能量、数字乡村的大空间、邻里守望的零距离,传播这里的好山好水好人,以及好产品、好生活,记录劳动光荣的动人画面。在一件件小事成功后,满满的参与感、幸福感和满足感,激励着我们大步向前。我们把直播间搬到李果园里,县镇村社党员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与果农结对,在李子树下,大山深处的擂台直播,绘就致富“同心圆”,开辟农产品销售新通道,更让果农玩一把心跳,获得成功与点赞。这里的人是亲人,这片土地,是考场和家园。对乡村和乡亲,不但要有深沉的爱,更要有直接有效的行动。
这两年,我以党员、政协委员的身份,努力当一名合格的调查员、农产品推销员、群众工作组织员、现代农业产业护航员、和美乡村故事员、好山好水解说员,每一天都很普通,每一天都在成长。
离别通城,通红社区为我颁发了荣誉居民的证书。这里就是故乡了。离别通城,又接到组织的号令,继续出征,参与“和美家园”建设。
读懂乡村振兴这一部厚重的书,我要做的事还很多。我希望自己,不要忘了我是谁,从哪里来;我希望自己,要常问为了谁,工作有方向行动有力量;我希望自己,深知依靠谁,本领配得上职责,品德配得上群众期盼,身在基层,心系乡亲。 (作者系巫溪县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