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垃圾分类更“时尚”
——巴南区政协助力升级改造垃圾分类投放点小记
“改造升级后的垃圾分类投放点不仅新增了洗手功能,还配备了遮雨、照明等设施,更有鲜花绿植装饰,刷新了我对垃圾投放点的认知。”近日,巴南区半岛康城小区的垃圾分类投放点让居民陈女士眼前一亮。不少小区居民也对良好的垃圾投放体验连连称赞:“原来,扔垃圾还可以有这么好的环境!”
据悉,截至目前,像这样经过升级改造的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在巴南区共计有1900余处,大大提升了居民分类投放体验。这得益于巴南区政协的全力助推。
去年3月,该区政协主席何永革、副主席周正聚焦生活垃圾分类这一民生“关键小事”,多次率队深入该区龙海社区、鲁能南渝星城小区、巴南万达广场等地调研,了解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情况和生活垃圾分类现状。
通过调研,该区政协发现,巴南只有300余个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设置有洗手、遮雨、照明、摄像、视频等智能化设施,社区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设备参差不齐,成为影响居民参与垃圾分类便利性、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精准性和执行力不高,垃圾分类示范区的示范性不够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委员们纷纷献出良策:“建议从‘普遍撒网’向‘重点培养’转变,在居民小区、垃圾回收点等重点部位加强宣传”“循序渐进在投放点配置洗手、遮雨、除臭等功能设施设备”“健全垃圾收储、转运、处置应急机制”“打造可复制的‘标准化’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推进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同时增设误时投放点,达到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的效果”……
巴南区政协认真梳理委员的意见建议,将一个个“金点子”转化为社情民意信息《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报送区委、区政府,得到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在这一社情民意信息的推动下,巴南区城管局等部门结合实际,开展了“敲门行动”“桶边指导”等活动强化宣传,同时为保障厨余垃圾运力,配备了5辆家庭厨余垃圾专用运输车、21辆餐厨垃圾专用运输车,并对家庭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实行定点位、定车辆、定时间、定线路的“四定”收运模式。截至今年9月初,该区城管执法支队通过开展垃圾分类监管执法,发现并完成整改现场问题3000余个,有力有序推动了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何永革表示,生活垃圾分类是事关群众健康、生态环保建设和城市文明发展的民生实事,要抓基础、抓关键、抓深入,认真落实《重庆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进一步深入群众开展宣传;要树立常态化、持续化的思想意识,强化长期思维,持续用力真抓实干,强化思想认同,力戒形式主义,积极为巴南文明城区建设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