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桂花盛开的时节。桂花为我国十大传统花卉之一,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楚辞》里就有桂花美丽的身影,如《九歌》中即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桂花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是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其品种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有金桂、银桂、丹桂、月桂等。其雅称更是不胜枚举,蕴含在众多古诗文中,令人品读后顿感美不胜收,韵味悠长。
桂花集中于仲秋时节绽放,有着“浓、清、久、远”的特性,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南宋词人吴文英说它是“好花偏占一秋香”,明代诗人刘崧直言“自有秋香三万斛,何人更向月中看”。唐代诗人宋之问说得更妙:“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所以桂花被称为“秋香”“天香”。
桂花凋落后于翌年结出果实,称作“桂子”,后泛指桂花,寓意为月宫仙子。唐代诗人李白有“每年海树霜,桂子落秋月”之佳句,白居易《忆江南》中云:“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北宋词人柳永《望海潮》里也说:“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此外,桂花还有“仙友”“仙客”“仙树”之称。
桂树与月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神话传说月中有桂高五百丈,吴刚被罚月宫伐桂,此树随砍随合,每临中秋,馨香四溢,故而桂花又有“月中香”“广寒仙”之称。唐代诗人李商隐有“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的诗句,南宋诗人杨万里在《丛桂》诗中说得更美:“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桂花盛开时,其花朵像金黄的小米粒,散发出阵阵扑鼻的清香,令人陶醉,所以古人又称桂花为“金粟”。南宋理学家魏了翁在桂花树下约客,赞曰:“虎头点点开金粟,犀首累累佩印章。”元代诗人顾瑛取号即为“金粟道人”,以《金粟影》为题作诗,咏道:“觉来作诗思茫然,金粟霏霏下如雨。”桂花开时,不仅像千万点金色的粟米,也如飘落的金屑金粉,所以有的诗人又称作“黄金屑”。宋末词人谢懋在《霜天晓角·桂花》赞曰:“绿云剪叶,低护黄金屑。”南宋诗人刘克庄在《桂花》诗中说得更具体,“生得粟来大,妆成蜡样黄。落金遮蚁穴,酿蜜满蜂房。”
桂花为木犀科木犀属常绿乔木或灌木,材质紧实。古人认为,一般树木的内心只有一条纵向纹理,而桂树却有两条纹理,形似古时祭祀所用的玉器圭。如南宋杨万里诗曰:“诗人家在木犀林,万顷湖光一径深。”南宋女词人朱淑真写有多首“木犀”诗词,其中云“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表达对桂花的由衷赞美。
桂树是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更因“吴刚伐桂”“蟾宫折桂”等美好的传说,古人将科举应试得中者称为“折桂”,以此比喻科场得意。唐代诗人白居易先考中进士,后来其弟白敏中也考中进士,加上另一弟白行简先期已及第,白氏一门三兄弟皆中进士,可喜可贺,白居易写诗称贺:“折桂一枝先许我,穿杨三叶尽惊人。”
此外,有些品种的桂花如晚银桂,深秋才姗姗绽放,所以又叫“晚黄”“迟桂花”。现代作家郁达夫在小说《迟桂花》中说:“桂花开得愈迟愈好,因为开得迟,所以经得日子久。”以“迟桂花”喻人生下半场,迟来的花开也一样芬芳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