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藏不见小雪天
冬令时开,小雪归省。又见节气之序,又见一年将闭。
小雪,带着温婉的名字,况如其名,浅浅淡淡的一点冬景韵味,天虽薄寒,却难掩其翩然怡然的情姿。小雪是冬天的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样说:“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样描述着小雪的静状,真有一种小家碧玉之感了。
小雪的物象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三候表明了小雪独特的品性,冬的意蕴萌发而生,再加之窗上霜、瓦上雪、炉生温的辅助,冬天的味道渐次浓郁。虽寒而未深寒,虽冷而未酷冷,小雪以温情偏带虚寒,亦有我见犹怜的感怀。
一到冬天,北方便有了对雪花的渴望。小雪时节,便是这种渴望的起点。小雪小雪,念着如此温润的名字,轻柔的小雪花便已下在心中了。曾久居北方,对雪习以为常,但当小雪节气推门而来时,还是难免带着冲动的思绪。小时候大雪迎门的盛况如今已不多见,心中期盼一场小雪便是此时最强烈的愿望了。
“小雪未见雪”好像有点不合时宜。节气已然铺垫如斯,但小雪花还是吝啬,但这并不妨碍对小雪的向往之心。
在家乡居住那会儿,日历上的小雪节气总是用红笔标注起来。就像是一场约定,小雪的光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乡村人注重年节和农事有关的节气,每一个节气都是一种内心的朝拜,小雪也是如此,这时总会用一些浅表的仪式以慰冬令之寒。“小雪而物咸成”,乡村大多以积腌酸菜和咸菜表达传统习俗的延续。那时生活清苦,但该有的礼节不能少,对传统文化的尊崇都是以清浅的姿态来回馈。母亲会把小雪节气的一些坊间传说讲给我们,地道的乡村故事温润了初冬有些微寒的天气,搬到城里后,每到初冬之际,我仍不忘那些年的小雪时光。
小雪时,马路两侧的树叶大都脱落干净,只剩下细长的枝条在北风中凌乱。它们没有春夏的浓茂气势,不得不顺从冬天的驱逐。村庄外的稻田已然拉空,呈现着收割完后的休整。冬天已至,但大地还未冻结实,表层的土有些硬质,可踩上去还是会陷入到泥土里。枯黄的野草随劲吹的北风摇个不停,天空的明亮不是那么彻底,好像蒙着一层面纱,娇羞的样子。村庄失去绿色的围拢,它也在经历着换季的变换。
在乡村,口口相传下遵循着老礼,让民间文化不虚生。一句句谚语在一家家承接“小雪收葱,不收就空。萝卜白菜收藏窖中”“小雪不封地,不过三五日”这样的说法在乡村传播已久,在一辈又一辈的乡民口中不停歇。
我不由得想起了徐铉的诗句,“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以致这虹藏不见的小雪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