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区政协围绕特困人员供养工作共商对策
本报讯 (记者 高吕艳杏) 关爱特殊群体,兜牢民生底线。如何进一步提高特困供养人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近日,潼南区政协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围绕“加强全区特困人员供养工作”共商对策。
为让委员建言更有针对性,此前潼南区政协成立调研组,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深入卧佛、古溪、龙形等镇街敬老院、村(社区)开展调研。委员们发现,当前潼南区还需在供养政策宣传落实、供养机构建设、供养服务质效等方面发力。对此,该区政协副主席李果元代表调研组建议,加大相关政策宣传力度,加强养老机构建设管理,提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质量,健全完善供养工作保障机制,提高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质效。
座谈会上,委员们也各抒己见,纷纷献出对策。“养老机构布局有待优化、设施设备有待完善、内部管理有待加强。”邹为敏委员认为,要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将养老机构建设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养老服务建设专项规划,并加强对养老机构规范运营管理。魏国英委员建议,积极推进集中供养,创新集中供养“招揽”方式,组织特困人员开展“现身说法”“免费试住”等形式新颖、内容生动的体验活动,帮助他们生起集中供养意愿,安排相应照护人员,在资金、人员上做好保障。“残疾人家庭大多承受着沉重的生活压力,放宽残疾人纳入特困人员的条件限制很有必要。”来自区残联的张世洪委员呼吁,适度降低残疾人认定特困人员标准,共同做好关爱残障人士的保护工作。
委员们的建议得到潼南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卫生健康委、区医保局等相关部门的现场回应。各部门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加大政策宣传、提升供养服务基础设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开通特困人员就医绿色通道等,进一步提升潼南区特困人员供养工作。
应邀参会的潼南区政府副区长刘玉梅表示,区政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召开协商会,政协委员结合工作实际和调研情况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体现了区政协对民生保障、困难群体的重视关心,大家要持续关心支持、献计献策、多方呼吁、协同保障。
潼南区政协主席张彬指出,为特困人员提供制度化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照料护理服务,是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具体举措,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编密织牢基本民生安全网的重要内容。希望各镇街、部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宣传培训,抓好工作落实,加强监督管理,确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权益,不断提升救助供养工作质效,营造全社会关爱特困人员、支持社会救助工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