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一件军大衣
今年冬天,军大衣爆火,让我想起小时候,全家人“共享”一件军大衣的温暖。
那时拥有一件军大衣是奢侈之事,家里几口人人手一件是想都不敢想的。记得每年冬天,我们家的军大衣最抢手,父亲出远门,要穿;大姐在村纸厂上夜班,要穿;大哥偶尔去外村找同学,也要穿。即便那天军大衣能在家待一天,晚上睡觉,母亲也会把军大衣盖在我的被子上。当时感觉,军大衣一盖上,被窝里像放置了火炭般温暖,整夜暖不热的双脚也要冒汗。这时,三哥必会跑到我被窝里睡觉,大姐和二姐也会坐在床的另一头,把脚伸进被窝里,就着豆油灯纳鞋底到半夜。
军大衣暖和、实用,我们全家人都特别珍惜这件军大衣,生怕不小心弄脏了,弄破了。
亲戚邻居出远门,家里没有军大衣,或者不够穿的时候,也会互相借一下。有一次,我家的军大衣被村里的大根借走了。大根要去他舅家串亲戚,那时没有便捷的交通工具,只能徒步,要想赶上中午饭之前到,天不亮就得出门。腊月天不亮走在野外,如果没有一件军大衣御寒,确实够呛。大根家没有军大衣,来我家借,母亲二话没说就借给了他。等大根还回来时,军大衣前襟上粘了一块污渍,母亲用湿毛巾擦,怎么也擦不掉。我看着那块污渍很生气,嚷着要去找大根赔。母亲笑着说,一块污渍而已,乡里乡亲的,别为了这点小事凉了心。
父亲晚上浇地,出门的时候,是穿着军大衣走的,第二天早上回来,是抱着军大衣回来的。母亲问,咋不穿上,不冷?父亲看了一眼大哥,说,怕弄脏了。大哥那天要去相亲,年轻的男子有一件时髦的军大衣来包装一下,人立马会变得高大挺拔,也会彰显出一点军人的气质,去相亲绝对加分。大哥那次相亲,果然成功了!
那时,我一心想着赶紧长大,能穿上军大衣去街上拽拽地遛两圈。可惜年龄小、个头矮,军大衣下摆太长,把两个我叠起来穿上还要拖地。
过完冬,母亲会仔细地用毛巾把军大衣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擦拭干净,再拿到阳光下晾晒,晾晒完,叠规整,放进箱子里,等待来年冬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