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琳走上全国两会“委员通道”:
3月7日,邓琳走上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接受采访。 秦杰 摄
3月7日上午8点,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正式开启。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市民政局副局长邓琳在第3轮亮相。她穿着白色西装,与其他两位委员一起自信地走上“委员通道”。
委员通道,通民心道民意。“近年来,社区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家门口’服务可感可及,同时群众也有新期待。作为参与过社区工作的委员,您怎么看?”面对《中国社会报》记者的提问,邓琳略作思考后回答:“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区。社区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层基础,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家门口’的服务直接关乎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接着,邓琳分享起两会前夕走访的见闻。“前不久,我到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社区走访。80多岁的郭庆弟老人对我说,由于年事已高、体力不支,像买菜做饭这样的小事都让他和老伴操心。但自从有了社区老年食堂,不仅吃上了可口饭菜,还有更多时间参与社区活动。老两口感到很开心、很满足。”
“很开心、很满足”,看似简简单单的两个词,背后却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邓琳说,这几年参与社区工作,她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社区服务供给是一个“大合唱”,需要多方力量协同发力。现在,各地都在探索“五社联动”机制,就是整合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力量,帮助基层解决好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邓琳还就此分享了一个小故事。“最近我在重庆两江新区星湖路社区见到了居民王女士,她坐在轮椅上,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阳光开朗。听了她的经历,我深受触动。”邓琳介绍,王女士先天肢体残疾,36岁之前一直封闭在家里,几乎不与人交往。正是在“五社联动”下,她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主动把温暖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
“现在重庆的社区基本都有党群服务中心,着力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针对老人,很多社区开办了养老服务;针对小孩有了托管课堂;针对特殊困难群体,提供重点帮扶”……短短几分钟里,邓琳把重庆不断健全社区服务体系,让“家门口”服务可感可及的故事娓娓道来。
一句句好声音穿透话筒,向全国人民传递着重庆的民生温度。在邓琳看来,社区服务就是为老百姓办好事,让老百姓好办事。“每扇门后的家事,也是国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将其列为‘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予以部署和推进。相信将有更多可感可及的为民、便民、安民的社区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发言的最后,邓琳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社区服务就是要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万家,希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让老百姓把日子过得更好。”
“‘委员通道’是一个平台,展示委员形象。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要胸怀‘国之大者’、情系民之关切,在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中更好发挥作用。”走过“委员通道”,邓琳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