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拍重庆”到“重庆拍”
今年“五一”假期,我市文旅热度居全国前列。据市文化旅游委数据显示,纳入统计的全市过夜游客接待量为160.14万人次,同比增长11.3%。重庆文旅持续火热的背后,离不开近年来许多热门综艺、知名影片来渝取景拍摄、宣传带动。4月18日,《奔跑吧》节目组也踏上山城土地,前往重庆洞舰1号、磁器口古镇等地录制节目,吸引了大波粉丝围观和打卡。但不少关注重庆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政协委员也在调研中发现,由于重庆影视制作产业配套的欠缺,无法将影视产业链上的高附加值制作流程留在重庆。如何实现突破?委员们纷纷献计。
市政协委员,永川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小东认为,要实现重庆影视产业进一步发展,需要把“拍重庆”转化为“重庆拍”。他建议,结合西部科技影视城产业规划,从影视科技创新、影视项目平台建设、影视项目招商落地、影视技术人才培育等层面,完善《重庆市电影扶垚计划管理办法》《重庆市电影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加大影视产业扶持力度。同时,要大力支持影视技术突破创新;大力鼓励本土企业在虚拟拍摄、实时渲染等领域搭建公共平台,突破国际技术封锁,形成重庆科技影视技术核心竞争力。
武隆仙女山、江津白沙等地为不少影视剧提供了丰富的外景拍摄资源,市政协委员、重庆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刘晋建议,在渝建设影视拍摄特色基地,通过推出一批特色影视拍摄推荐点位,构建重庆市影视拍摄特色基地群,并编制发布重庆市影视拍摄基地电子地图,整合全市影视文化产业资源,提升重庆拍摄基础场地服务水平。
“重庆城市资源禀赋深厚,地貌风情、烟火气浓郁!用著名导演张一白的话说,这是一座现代感与市井气息互相融合、互相承认的城市。”在市政协常委、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副院长马欣看来,目前重庆影视基地园区建设区域较为分散,未形成互联互通和协同发展关系;地方性创作团体的文化品牌和社会影响力不高,较为倚重外来剧组和制作团队。马欣说:“未来重庆影视产业发展应在现有基础上,着力于本土化的创意内容生产,重点扶持和推动具有关联效应的创作团队、技术团队和地方景观的类型剧品牌建设,找到像横店一样有自己风格特色的产业模式,挖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市政协委员、市新专联副会长、重庆麦芽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云长查阅相关机构研究数据得知,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000亿元,“微短剧正在成为影视产业的一股新力量。”何云长建议,我市应集中建设特色短剧产业园,通过税收优惠、租金减免等方式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出台专项政策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涌入,打造一条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等衍生产业为一体的短剧全产业链,促进短剧将流量优势转化为产业和市场优势,“应打造符合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要求和集群规模效益的短剧‘新横店’,建设短剧产业发展新地标,铸就重庆城市文化发展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