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司法建议书》上有了委员声音
□ 通讯员 杨娟 马姣
“政协委员的建议让我们加强和改进执法工作更有方向了。”近日,长寿区法院行政庭庭长邬涛为该区某部门送上《司法建议书》时说道。这份《司法建议书》是长寿区法院首次按照“政协委员+司法建议+回访监督”思路,发出的首份《司法建议书》,“它多了‘第三方’——政协委员的声音。”
“在发出《司法建议书》前,区法院对《司法建议书》的部分表述和建议征求了市、区政协委员的意见。”邬涛介绍,长寿区法院政协委员联络点的委员们向他提出了“关于行政诉讼案件中增加第三方监督的建议”。
据了解,2023年5月,长寿区法院成立了政协委员联络点,10余名市、区政协委员参与其中,按照“‘小微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效衔接”思路,采取“驻点+流动”履职模式到岗接待群众。随着联动履职的深入,程小亮、朱玲、张春雨等政协委员发现,一些因执法行为不规范导致的行政诉讼案件败诉风险较大。由于执法行为不规范,执法部门对某些事实的认定渠道、认定方式、取证笔录等存在争议,可能影响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评判,进而影响法治政府建设中行政行为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基于此,委员们向长寿区法院提出建议:“增加司法建议的发放频率”“增加规范执法的路径方法”“通过类案分析,提高执法部门法治思维和应诉能力”“还应进一步加大对执法部门的法治宣传、培训力度”……
大家的建议得到了长寿区法院的采纳。最终,长寿区法院以此案为例,探索出一套“政协委员+司法建议+回访监督”的有效办法,既有效保障司法公正,又“多点同频”提高行政效能,更好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