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打磨高质量社情民意信息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政协委员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一种常用、有效的方式。政协委员要提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能力、水平和质量,可基于全链条视角,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的全过程划分为十个重要节点——
培养兴趣。撰写社情民意信息应首先培养兴趣,当建言被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采纳,助推某项政策、举措、文件、法律、法规等出台,或解决了某个重大问题,就会感到有价值、有成就、有喜悦。一旦产生了兴趣,自然会有激情、有动力、有信心。
勤于观察。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在平时工作、学习、生活、交流甚至玩手机等过程中,只要勤于观察分析,就能发现不少问题,找到不少题材。
选择主题。对于社情民意信息的撰写,应选择自己熟悉擅长的领域和主题,且主题宜小不宜大。应以问题为导向,选择较小的自己熟悉能驾驭的主题,一事一议、以小见大。
深入调研。调查研究是成事之基,谋事之道。确定主题之后,要深入相关部门、基层一线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并进行认真整理、分析、研究和归纳。只有切实把情况摸清、问题找准、原因查实,才能把建议提准。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必须保证情况或问题的真实性,且找到最新的、可信的、权威的、准确的、可查验的相关数据或案例作为支撑。
选好视角。在选择切入点时,应遵循小视角大视野、小题目大文章的原则。尤其是对于一些热点、焦点类时效性强的题材,由于写的人多,最好逆向思维,独辟蹊径。
拟定提纲。拟定提纲就是制定社情民意信息的撰写计划,首先应确定标题;其次列出3至4个具体问题或情况;再基于问题或情况及其原因分析,针对性列出3至4条对策建议。有了提纲后,就可围绕标题、主题和各个论点,应用相关论据(数据、案例)进行论述,提高撰写质量。
行文布局。社情民意信息作为一种特殊文体,在行文布局方面一般遵循“三有”法则,即有情况(问题)、有分析(原因)、有建议,分为三个部分。当然,有时也可以在分析情况或问题时,直接将产生的原因分析清楚,让文章结构变成两个部分。
提出新意。撰写社情民意信息不仅要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新趋势,而且要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新举措、新招数。如何才能提出新意?首先要仔细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对他人的主张、观点等予以借鉴参考;然后进行独立理性的思考,通过认真研究、总结提炼,融入自己的切身体会和深刻认识,提出独立见解、新颖主张、核心观点及解决方案。
修改打磨。一篇优秀的社情民意信息,需要多次修改,反复打磨。特别是对标题、每个问题或情况、每条对策和建议、整篇文章的逻辑性等,都需要仔细推敲、论证、评估、修改和完善。
加强合作。正所谓一人智短,众人计长,更何况建言献策讲究内行人说内行话。在当今知识爆炸时代,行业、专业愈分愈细,任何人不可能在各个领域都是专家。应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与各领域专家加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