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临水的村庄里,父亲犹如一棵屹立不倒的大树,默默守护着那一片土地和我乡愁中的家。
村庄的清晨,总是伴随着父亲那沉稳的脚步声开启。他早早地起床,去自家地里查看庄稼的长势,仿佛那些绿色的生命是他辛勤耕耘的诗行。阳光洒在他古铜色的脸上,勾勒出岁月留下的痕迹,每一道皱纹里,都藏着他对土地的深情。
父亲的双手,粗糙而有力,那是常年劳作留下的印记。他可以熟练地操持各种农具,用锄头一遍遍翻新土地,用镰刀收割一茬茬庄稼。在田地里忙碌的他,身影高大而坚定,那是一种对生活的执着与担当。抬头眺望远方,目光深邃而温柔,那是一种对远方的期盼和祝福。他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让我们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
父亲还是个剃头匠,与村庄里的邻里关系十分融洽,尽管80多岁了,仍有不少人前来找他理发。他的善良和朴实感染着每一个人。谁家有困难,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尤其是自己开了小商店后,无论有没有钱,都能从这里赊欠到生活必需品。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真正的邻里之情。
夏日的午后,父亲会坐在门口的大树下,一边摇着芭蕉扇,一边和村里的老人们谈论着庄稼的收成、村里的趣事和国内外的新闻。他的笑声爽朗而真诚,回荡在村庄的上空。那时候的他,仿佛忘却了所有的劳累,沉浸在片刻的悠闲与欢乐之中。
随着岁月的流逝,父亲的腿走路时渐渐开始疼痛,但他的笑声依然那么开朗。他依然每天行走在自家的田地间,守护着心中的那片家园。尽管多次劝他,那几亩地就别种了,他却执着地说:“地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除非哪天躺在床上不能动了,就不种了。”
20岁就失去父爱的父亲,却用最朴实无华的爱,默默地守护着多病的奶奶和我们一家6口人,他用自己的方式,教会了我们勤劳、善良、坚韧。他让我明白,生活的真谛,不在于追求繁华与虚荣,而是在于脚踏实地,用心去经营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如今,我已离开村庄40多年,每当想起父亲那熟悉的身影,心中便涌起一股温暖与感动。他是我生命中的一座灯塔,照亮我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