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是一座忠义之城,忠义精神代代相传。千百年来,涌现出的忠人忠事绵延不绝,令人为之惊叹。纵观这些忠义人物,陆贽无疑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为大唐名相,在忠十年,死在忠州、葬在忠州,其精神泽被后世。
陆贽(754年-805年),字敬舆,今浙江省嘉兴市人。唐朝中期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思想家,被史学界称为“中国十大名相”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宰相的典范。
时间回到公元795年,唐德宗李适听信奸臣裴延龄等人诬陷陆贽的谗言,谪贬陆贽为忠州别驾。在荒远的忠州,陆贽度过了人生最后十年。期间,他常常在翠屏山读书洞静心看书。因忠州气候恶劣、疫病流行,他体恤百姓疾苦,于是研习医术,编成《陆氏集验方》五十卷传世治病救人,忠州百姓至今感念他的恩德,称他为活国活人的良相名医。
陆贽在忠州时与大唐另外一位宰相李吉甫还有一段佳话。陆贽当政时,怀疑驾部员外郎李吉甫结交朋党,于是将他贬为明州长史。后来陆贽遭到裴延龄的诬陷排挤,被贬忠州。裴延龄欲进一步加害陆贽,故意起用李吉甫为忠州刺史,陆贽的友人们为此担忧不已。但李吉甫不计前嫌,仍以宰相之礼对待陆贽,与他相处甚欢,李吉甫也因此六年未得升迁。
公元805年,唐顺宗即位,下诏召回陆贽。诏书未至,陆贽已逝。朝廷追赠陆贽为兵部尚书,谥号“宣”,世称“陆宣公”。
忠县至今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感动着一代代忠州人。陆贽去世后,按照其故乡嘉兴的习俗,要将灵柩运回家乡安葬。但忠州人爱戴这位贤明的别驾,不忍心离别,痛哭失声,洒泪相送。哭声上震九天,惊动了风神,风神略施小技,夜里一阵风,轻轻将已经下行的船又逆流送了回来。运送灵柩的人清早醒来,发现船又回到了原地,大惑不解,过了一会才恍然大悟,这原来是天意,于是便和忠州人一起举行葬礼。明万历进士、重庆知府傅光宅所作的《谒宣公墓》就是对这段传说所作的美好注释:“江山长护孤臣墓,社稷谁分圣主忧。地下肝肠明晓日,天涯涕泪洒春流。方书本自关民瘼,谏草犹堪佐庙谋。最是伤心不忍去,断云疏雨系归舟。”
陆贽谪居忠州十载,给忠州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历代贤达敬仰陆贽,在宣公墓修建祠堂等建筑以示纪念。解救忠州百姓疾苦的《陆氏集验方》遗憾没能流传至今,目前与陆贽有关的文化遗存,在忠州仅存翠屏山上的宣公墓塚和读书洞。
从县志记载可知,自宋代创修怀忠堂,元代忠州尹王崇简上任后就去拜谒陆贽墓,他感叹“公之忠贯日月,故人心之思慕尤不忘也”,发动扩修怀忠堂永远纪念,这使陆贽墓祠的范围和规模得以扩大。明代四川最高长官巡抚黄光升来忠州后也前往祭奠陆贽,并在墓前下拜,诵读祭文:“千百载下,何幸躬逢。遥陈一奠,神其感通。”他祭奠完毕,命忠州知州黄器重,重新整修陆宣公墓祠,于是墓祠进一步扩修。
清代道光五年,知州吴友篪感念“唐陆宣公抱经世之才,负匡时之略”,对陆宣公墓祠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这时的墓祠,已形成包括陵墓、飨堂、玉虚观、紫极楼、神道、读书洞等在内的卓然可观的建筑群。陵园内碑铭、楹联、题咏等甚多。
历代嘉兴陆氏后裔都要前来扫墓祭祖,成书于清代道光、同治等时期的《忠州志》载陆氏后裔在忠所作祭文甚多。忠州本地官员每年都要结队过江祭扫陆墓。还有入川外乡人去陆贽墓凭吊,并留有诗作,详载于民国《忠县志》。
近些年,忠县在保护传承陆贽文化方面做了很多有益工作,例如将陆贽墓纳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对陆贽墓进行了修缮,对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对整个区域进行了专项保护规划。同时地方文化学者对陆贽文化进行了挖掘整理,出版了陆贽的相关书籍,对弘扬陆贽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笔者认为,陆贽作为一代名相,其精神思想丰富,应加大对陆贽在忠州时的资料挖掘和整理力度,尽力做好研究陆贽文化的基础性工作。忠县可设立专门研究陆贽的学术机构,系统研究陆贽文化,不断提升陆贽文化在忠县的影响力。同时加大对陆贽文化遗产的规划建设,对陆宣公祠进行复原规划,包括怀忠堂、紫极楼、玉虚观、禹庙、牌坊等重要历史建筑,配套文旅服务设施,打造全国廉政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其成为忠县新的文旅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