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好“智造”必修课
机械手臂在生产线上不断舞动,自动驾驶运输机器人在工厂里来回穿梭……走进绵阳多家工业制造企业,高度自动化、数字化的生产场景生动展现了中国唯一科技城的“智造”模样。这一刻,我们深刻感受到绵阳没有把“智造”当成是一堂“选修课”,而是当成了一堂关乎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在“炼”。
金融赋能为企业转型安上“加速器”。今年以来,绵阳持续出台专项政策,聚焦资金和数据两大要素,优化企业“智改数转”生态。绵阳市商业银行为更好提升服务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能力,推出了“智数E融”品牌,并发布“智数e贷通”“智数e票通”“智数e链通”3项子产品,全力为绵阳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转型发展保驾护航。
招商引资为产业升级开启新篇章。2018年,绵阳市委、市政府引进总投资465亿元的京东方第六代柔性面板生产线,这一投资额刷新了绵阳招商引资纪录。在此带动下,绵阳电子信息产业2022年规上企业达220户,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已超2000亿元。作为当地第一大支柱产业,绵阳现已形成家用电器、平板显示、电子元件、光电子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自主创新为科技发展增添新动能。2022年2月起,绵阳市创新推行科技助理制度,聘请16名院士担任“科技顾问”,遴选89名懂科技、懂市场的人才担任“科技助理”,全职参与科技创新管理与服务工作,推动在绵院所、高校、企业的创新资源、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共建共享,推动科技创新需求端和供给端有效衔接。
政协助力为绵阳发展贡献力量。绵阳市政协把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关键发力点,选定以“智改数转”赋能制造业,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为首个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议题,为绵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古老而年轻、坚定而智慧,被寄予厚望的绵阳,正走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道上。我们坚信,绵阳定会持续以“深厚功底”筑基,向“新”而行,以“质”致远。 (记者 李忆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