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和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健全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的机制,加强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联系群众、服务人民机制建设”。巴南区政协立足委员自身职业特长、兴趣爱好、专技学术特点和资源优势,按照委员与界别群众内在联系的突出特点,创建具有巴南辨识度的“五联”委员工作室,即:行业联(又名产业联)、兴趣联、属地联、专技学术联、属性界别联。目前,巴南区政协已授牌建立“五联”委员工作室18个,入驻委员160名,占委员总人数的51%。“五联”委员工作室在界别群众中逐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工作始终。委员工作室接受牵头委员所在镇街、部门、单位、系统党组织的领导,同时接受区政协党组的领导及其所联系的专委会党组织的指导。每月抽3个工作室向政协党组汇报工作推进情况,保证工作室始终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围绕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本系统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协商于民、协商为民,推动协商民主落地见效。
根据界别群众诉求的侧重点突出成果特色。行业联注重深入企业、深入产业工人、行业员工中,宣传阐释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尤其是惠企政策措施落地,收集企业及工人、员工遇到的困难问题,协调有关方面及时解决,助力营商环境改善和民营经济发展。兴趣联主要将成果体现在创作作品中,以文化人强化宣传效果,如:以国家非遗项目——木洞山歌文艺形式创作反映“渝事好商量”作品,社会各界反响热烈。专技学术联发挥知识分子集中优势,利用业务技能送教下乡、送医下乡等造福于民,利用学术特长撰写有专业水准、理论深度的政协提案、大会发言、调研文章、社情民意信息等。属地联积极反映当地群众在“衣食住行”中遇到的问题,协助地方党委政府尽力及时予以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属性界别联发挥党派群团等在凝聚共识中的突出作用,促进规范化建设迭代升级。
在整合资源平台协商互动中增强协商效果。《决定》提出要“健全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制度化平台,加强各种协商渠道协同配合”。“五联”委员工作室的协商主动与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协商效果。如:行业联的牵头委员多是行业协会、行业商会、产业园区的负责人,将协会、商会、园区与委员工作室的协商力量加以整合,协商成果互相转化,达到“1+1>2”的效果。此外,“五联”委员工作室与“渝事好商量”有机结合起来,依托委员工作室收集民意诉求,开展“渝事好商量”协商活动,优化力量、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服务联系基层群众工作的质效和水平。
明确分工强化考核形成上下联动闭环机制。委员地区小组按属地原则负责对委员的管理,统筹委员工作室活动计划安排,协调地方党政、整合各方资源;所联系的专委会督查督办,向政协党组及时汇报需由上级出面解决的困难问题;委员工作室承办具体活动,开展学习、调研、协商、讨论等,形成提案、调研文章、大会发言、社情民意信息等成果,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为民便民活动。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对委员地区小组、专委会、委员的量化考核办法,将“五联”委员工作室推进情况作为其年度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同时,按照30%的比例评选优秀委员工作室,形成上下联动的闭环考核激励机制。
发挥作用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政协工作品牌。“五联”委员工作室对外进一步增强了委员与界别群众的凝聚力,提高了凝聚共识的质效;对内最大限度地为委员们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拓展了参政议政的渠道。同时在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上发挥积极作用。巴南区政协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在探索中不断健全完善、迭代升级制度机制,努力把“五联”委员工作室打造成为具有重庆辨识度、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政协工作品牌。
(作者系巴南区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