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4年08月29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视野 一张迟到的烈士证明书 捕捉自然之美 图片 八月萑苇 拾梦红池坝 回家吃饭

版面翻页
视野
03
一张迟到的烈士证明书
□ 作者 何莉

1985年,一张泛黄的《烈士证明书》几经辗转送到烈士妻子魏俊淑手中。此时,距离夫妻分别已经过去整整53年,至此多年尘封的往事才得以展现。

历史的年轮回到1932年冬的一天深夜,四川省涪陵县罗家庙村一片寂静,一位年轻人乘着夜色,轻声敲开了村东头的一间房门。他就是年轻的共产党员杨克明。这也是他离家后仅有的几次冒险回家。而更让妻子魏俊淑没有想到的是,丈夫此次回家竟然又是为了道别。

5年前,在亲友的撮合下,魏俊淑与同村的杨克明成婚。魏俊淑不识字,杨克明是村里少有的文化人。只是这个文化人总是干着危险的事情。在魏俊淑的记忆中,捉拿丈夫的通缉令经常出现在远近的村庄。从丈夫的只言片语中魏俊淑渐渐明白了丈夫的一切冒险,都是为了贫苦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她也逐渐认同了丈夫口中的共产党,并在丈夫的指引下,开始读书识字,之后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2年那个冬夜,回到家中的杨克明仅仅告诉妻子,自己要去更远的地方工作,此去定是凶多吉少,但是,他已经把生命交给了党,一定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杨克明离家时,魏俊淑25岁。结婚以来夫妻俩聚少离多,秘密返家、匆匆离别,成了这对革命夫妻相处的常态。对于杨克明来说,岁月是未知的艰险;而对于魏俊淑来讲,岁月则是无尽的思念与等待。在之后的几十年,陪伴妻子的只有丈夫用过的一只普通木制书箱,这书箱见证了老人从青春年华到满头白发……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夫妻离别17年后,他们期盼的胜利终于来了,但杨克明却迟迟未归。此后数十年间,魏俊淑苦苦找寻丈夫下落,但一直渺无音讯。

杨克明原名陶树臣,参加革命后,为避免家人受牵连而改名。1905年,他出生于涪陵县云集乡(现属长寿区)一个农民家庭,读中学时受“五四”运动影响,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革命活动。1926年入党后,一直按照党组织安排在川东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1932年底,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杨克明和川东游击军领导人王维舟紧密合作,迅速扩大川东游击军,配合红军作战。

1933年10月,川东游击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三军,王维舟任军长,杨克明任政委。1935年4月,率部参加长征,到达陕北;1936年1月,红三十三军和红五军团合编为红五军,董振堂任军长,杨克明任政治部主任。10月底,奉命西渡黄河,转战于河西走廊;1937年1月,在高台战役中,杨克明带领红五军主力,与超过自己人数六七倍的敌人浴血奋战,终寡不敌众,壮烈牺牲,年仅32岁。

1983年秋,杨克明昔日战友、原红三十三军九十九师师长、时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王波专程到高台祭拜英魂时意外获悉:杨克明牺牲后,一直没找到其亲属,令人扼腕叹息。经多方努力,最终在四川长寿县(现归重庆)找到一个叫陶树臣的人与杨克明经历极为相似,最终经过确认,陶树臣就是杨克明。四川有关部门顺着这条线索继续查询,最终,在贵州找到了杨克明烈士已经50多岁的儿子陶森林和苦盼丈夫50余年的魏俊淑。1985年8月,在苦苦等待了53年之后,78岁的魏俊淑带着儿子儿媳和孙子来到了丈夫战斗牺牲的地方——高台烈士陵园杨克明纪念亭。魏俊淑凝视着亲人的碑石,半个世纪的思念和辛酸从心头流过。

1年后,1986年9月魏俊淑在家悄然离世。临终前,老人将丈夫唯一的遗物——寄托了自己无限思念的那只书箱,捐赠给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