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召开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聚焦我市高校思政课建设
思政课是我国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8月30日,由市政协教科卫体委组织召开的“我市高校思政课建设情况”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召开。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要努力推进我市高校思政课建设,筑牢人才培养坚强阵地。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高校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市上下共同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市教委有关负责人在通报我市高校思政课建设工作相关情况时表示,下一步我市还将持续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同时强化激励保障机制,充分激发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持续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红岩思政”育人品牌。
结合前期调研和市教委情况通报,来自教育界别的市政协委员围绕推动我市高校思政课建设畅谈交流,为推动我市思政课建设提出意见建议。
围绕进一步推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王国胤、李国等委员呼吁,师范院校应发挥师资培养优势,形成一体化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骨干力量;利用师范院校的教研教改优势,开展跨学段、跨区域的集体备课和教学研究,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内容有机衔接;开展大中小学思政教育者职后培训一体化项目,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确保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如何推动思政课数字化改革?刘小康委员认为,应该通过教师队伍、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三位一体”的数字化建设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具体而言,钟将委员建议,构建虚拟教学平台,建立跨学校、跨专业的虚拟教研室,支撑教师分享和主动推送优秀的教学案例;利用生成式AI技术,开发智能问答系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问题解答服务,引导青年学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来自高职院校的何弦委员建议,要加强对高职院校管理者,包括民办高职院校举办者的培训教育,引导他们转变教育理念,增强狠抓思政课程建设质量的使命感和紧迫性,真正将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放在同等地位;同时加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引导学生认识国情、验证所学,进而锻炼自己、奉献社会。
邹渝委员围绕赓续传承红岩精神,建议紧扣地方特色,构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红岩思政育人体系。突出打造示范课程,推树一批有影响力、有代表性、有地方特色的专业课程,并做好示范推广工作;引导高校深度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细化课程大纲、教学内容、教案设计,组建多学科背景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教学团队,完善教学合作交流协同育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