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风起陕甘宁》
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有幸一读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韩毓海所撰写的《风起陕甘宁》,读完,感慨万千。从书名上讲,“风”一是指造成黄土文明的大风,二是指中国革命形成的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该书不仅讲述了陕甘宁边区的革命历史,更展现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走向成功的经验,展现了中国革命最深沉、最坚韧的力量。
全书由《杨家沟》、《大地上的学问》、《波罗》、《王学文》和《结合》五部分组成,旁征博引,论证广泛。它从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质的视角,深度剖析了中国革命的历程,紧扣“陕北——中华文明摇篮与中国革命圣地”的主题。作者广泛引用史料,并亲自踏访故地,以细腻的笔触重现历史场景,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那段峥嵘岁月。
书中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大命题展开论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作者在书中给出了答案,理由有很多,一个关键就是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中华文化优秀成分结合起来,带领着许许多多王学文这样的能人、赤脚教授,一步一个脚印把自己的学问与黄土地连接到一起。
作为后来人,若想深刻理解中国革命,必须真正搞明白先辈的奋斗足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陕甘宁如同凤凰重生一般焕发出新的生机。革命的火种在这里点燃,照亮了中国前进的道路。书中生动展现了陕甘宁边区革命斗争与建设历程,讲述了陕甘宁边区人民在艰苦环境下,如何自力更生、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其中展现的那种不屈不挠、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励着我们青年在工作中保持冷静、积极应对,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陕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国黄土高原的中心部分,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地方性格,在这里诞生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陕北当年是“不毛之地”,是农耕文明的极限边缘,从这里再往北没几步路,就出了农耕文明的区域,进入沙漠和草原地带了。也正是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科学结合,这种结合是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够极限生存?不仅因能够艰苦奋斗、务实灵活,同时还具有坚定的理想主义信念。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让读者有了新的体会。
风起永恒,信仰永生。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信仰的力量,感受中国共产党思想的力量。陕甘宁是新中国革命的摇篮,甘肃会宁是长征的终点。书中提到,“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同甘共苦,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支持。”唯有深入群众,了解群众,聚焦在百姓所思所盼所急所难的问题上,切实为百姓办实事、解实难,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才能受到百姓的拥戴。
《风起陕甘宁》讲述中国历史如数家珍,这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更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启示。在陕甘宁边区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更看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陕甘宁边区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坚韧不拔自力更生。当下,我们面对工作中的困难与挑战,要像那些历经艰辛却始终奋斗不息的陕甘宁人民一样,坚定信心埋头苦干,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发展的方向,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书中也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像陕甘宁人民一样,紧密团结、齐心协力,才能共同应对挑战。
大风起兮云飞扬,初心不改担使命。学习延安时期共产党人的光辉事迹,感悟黄土高坡对中国性格的深刻塑造,更体会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华文明优秀基因紧密结合所迸发出来的强大力量。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制胜法宝,至今仍然历久弥新,绽放着光芒。回顾历史,韩毓海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困境中取得胜利,信仰的力量是关键的因素。”着眼现在,广大青年工作者,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更应该坚守住初心与使命,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在国家民族进步的大战略中,涵养自身进步的大格局,做到衣食无忧而不忘艰苦,岁月静好而不丢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