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龚雪峰)“提升乡镇街道一级基层单位‘救早、救小、救初期’的应急救援处置能力,是打通应急救援工作‘最后一米’,最大限度减少事故灾害的关键所在。”近日,黔江区政协召开“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专题协商座谈会。会上,在该区政协委员、石会镇党委宣统委员白俊周如是说道。
近年来,黔江区不断加强职能整合重塑,完善体制机制,应急救援指挥更加科学化、装备更加现代化、救援更加专业化,应急救援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但在强基础、聚合力、优保障等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
如何进一步提高救援能力?白俊周建议,建立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与其他应急救援力量联合编组、联合训练演练、联合执行任务的协同联动机制,提高基层群众应急救援以及安全教育理念普及程度,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该区政协委员、区林业局副局长邓芳提出,完善应急管理多跨协同和联防联处机制,强化主体责任,进一步整合各方救援力量,加强对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引导,确保各类重大风险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要大力落实待遇保障,提升应急救援职业荣誉感和吸引力,增强应急救援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常年从事应急救援工作的该区政协委员、黔江蓝天救援队队长张应轶呼吁,探索出台提升救援队伍待遇的相关激励保障措施,确保人才“选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进一步完善社会救援力量的配套保障,建立社会救援力量成员人身意外保险机制,彻底解决社会救援力量参与抢险救援的后顾之忧。
……
“各位委员问题找得准、建议提得到位。”黔江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冉宵亮回复表示,将充分吸纳委员们的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加速提升应急救援实战能力,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安全保障。
“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黔江区政协副主席冉光荣表示,要着眼“全灾种、大应急”要求,进一步统筹整合各方应急资源,全面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提升应急救援处置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构建协同高效的“大应急”格局,托起人民群众“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