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4年11月12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视野 我与“六个政协” 橘颂人家 仙女山一景 一碗乡愁 跑步与多巴胺搭子 行走在天生的三桥

版面翻页
视野
03

橘颂人家

□ 作者 李晓

从三峡黛青色群峰之间盈盈上涨的江水,如约抵达万州175米水位线。这个时节,万州成为烟波浩淼的湖城。

今年45岁的光莲,最初饮下一口母乳的地方,就是在平湖之畔大周镇一个叫铺垭的村子。光莲驾驶小车从万州城出发,小车沿着滨江路在树影婆娑中轻快前行,大约40分钟的车程,到达铺垭江边一个叫橘颂的地方。江边橘林里,徽派风格的“橘颂人家”,是安顿光莲与家人们的灵魂家园。

橘颂的命名,源头是屈原《九章·橘颂》里歌咏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也是绵延于光莲老家山山岭岭中的橘树。每到成熟季节,绿海荡漾的橘林里,金黄橘子翻山越岭涌向铺垭最高峰,这是一年之中大地上又一次收获的季节,铺垭人家的喜悦,直向云端生长。

“橘颂人家”源于光莲3年前的一次回乡。那是春日的一天,光莲陪在城里一同居住的父母回到铺垭老家,古稀之年的父亲牵着母亲的手,在老宅前来来回回地走,看到残壁断垣的土墙青瓦老房摇摇欲坠,父亲突然满眼泪花。那天,心情难受的父亲对女儿说:“我们回老家,再没有一个歇脚的地儿了。”

光莲在临江边的老宅出生,16岁那年就离开老宅去外地求学,光莲对故土的记忆,储存在心房,也铭刻在老宅里。从外地求学归来,光莲回到万州,先后从事副食、建材批发经营生意,也遇到了她一生相伴的丈夫。房子越买越宽绰,光莲把父母接到城里居住。在城市,父亲和母亲常常趴在阳台,眼神怔怔地眺望着江水下游的老家方向。

看到父母落寞的样子,光莲心里就愧疚不已。只要有空闲,光莲常常驱车带上父母回到老家的铺垭村子,去重温老家熟悉的缕缕山风,铺开的一江碧水。父亲深深地呼吸,母亲笑容舒展。每次从老家回城,小车尾箱里总是装满了乡亲们送上的蔬菜瓜果。有天母亲喜滋滋地说,一口吃下去,就吃得出老家的味道来。

3年前的那次回乡,一个想法在光莲心中愈发坚定。她告诉丈夫,想在老家老宅上修建房子,把父母送回老家居住,自己也常回去陪伴。光莲的想法,与丈夫一拍即合。这是献给父母“落叶归根”的一份礼物。

把老宅老墙推倒重建那天,光莲收起了老屋上的几片老瓦作为纪念。一栋古香古色的小楼,经过匠心打造,落地扎根于老宅之上,它与老宅的血脉,依然贯通。

光莲与家人,一同在房前屋后栽植了三角梅、玉兰、百合、玫瑰、芍药、月季、桂圆等花木,一年四季花果香漫漫。家门前的一江碧水也不可辜负,爱健身的光莲10多年前便爱上了到江中游泳,在江水里,她一掌一掌划开水波,从水里埋头看去,如白色焰火一圈一圈漾开。光莲所在游泳队的队友们常到她家门前的江水里游泳。前年秋天,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来光莲的家乡直播秋日美景,光莲与队友们畅游在江水中,体羽乳白的红嘴鸥发出欢快的叫声从江面上空轻盈飞过。光莲还请来了从事桨板运动的朋友,他们在碧波流淌、水花绽放中如大鸟翩翩飞翔。那时节,还有大周江水中站立的青葱中山杉,这些奇特的树木一到水位下降,便由冬天的青翠转换成夏秋季节里的金黄,远远望去,如漫飞的自由彩蝶。

今年春天,光莲把橘颂的部分房屋又开办为民宿,同时经营地道的乡间土菜,采撷的食材都是老乡们种植的天然食材。在这里,嗅花香、吃土菜,踏青山、亲江水,望星空、思先人……光莲说,爱家乡,就要把家乡推介给更多的有缘人。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