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4年12月10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区县 “面对面”纾民忧  “心贴心”解难题 大足冬菜“出海”记 巫溪:委员工作室巧断“家务事” 让“泥饭碗”变成“金饭碗” 图片新闻 铜梁:助力就业优化与招工提效 潼南:支招农旅融合项目建设 梁平:关注森林防火道路项目 城口:建言稳岗就业增收 丰都:举办提案工作专题培训会 忠县:视察渝万高铁忠县段建设情况 民革九龙坡区委会:开展纪律学习教育

版面翻页
区县
02

让“泥饭碗”变成“金饭碗”

——梁平区政协委员邓中躬耕粮食产业发展

□ 作者 谭晓洪

邓中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进行无人机操作。 梁平区政协供图

“这次参赛坚定了我培育农业经理人、壮大粮食产业的信心,感觉劲头更足了。”近日,第六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农业经理人赛项决赛在浙江湖州闭幕,梁平区政协委员邓中作为重庆代表队成员出征,并荣获个人三等奖。

2012年,邓中放弃“铁饭碗”,辞掉高校教师的工作,返家改种水稻,端起了“泥饭碗”。10余年耕耘不缀,他已成为梁平区水稻产业的领头雁,让“泥饭碗”变成了令人羡慕的“金饭碗”。

“三品一标”藏粮于技

亩产864.1公斤,刷新梁平区水稻高产纪录。“这个水平,我种一辈子的粮食都赶不上。”看到邓中101亩黄灿灿的高产攻关基地,年过八旬的种田“老把式”周祥恩点赞道。

邓中在大学学的财会专业,是实打实的水稻种植门外汉,他却探索出一套现代科技种田之道:“秘诀就是‘三品一标’。”所谓“三品一标”,就是与隆平高科、重庆市农科院等合作开展区域品种适应性筛选、优势品种展示对比等试验选出高产优质水稻品种;采用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高山种植等方式提升大米口感和品质;注册并运营“梁平大”和“梁山寨”两个大米商标品牌;总结出一套高产高效绿色全程机械化栽培模式,平均亩产550公斤以上。

“老百姓认为机器插秧苗势弱,我就做给农民看,让高产量来说服他们。”邓中说。如今,他建有示范基地10余个、2600余亩。

“三化七代”藏粮于服

“让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光是做给农民看显然不够,重要的是带着农民干。”邓中领办重庆捷梁农机股份合作社,开展了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

小散户不好组织、零散作业效率低,邓中就采取“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小农户”模式,由村集体将小农户组织起来,方便合作社成片成规模作业。

农户情况各异、需求不同,邓中就制定菜单化、个性化、定制化 “三化”服务模式,提供农资代购、田地代耕、代种、代管、粮食代收、代烘、代售等“七代”服务,承诺最低产量并略高于市价代收(售)。

“把12亩稻田托管给邓中,我和老婆安心在梁平城里经商和务工,这样就有了两份收入。”龙门镇河龙村村民舒发明很满意。

如今,邓中带领9支专业服务队,常年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2万余亩,示范引领周边省市区县服务面积10万亩以上,助推粮食增产450多万斤。合作社年收入超1000万元,为村集体分红超30万元。他被评为了全国“双带”农村致富青年先进个人和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全国“百优保供先锋”、重庆市“百名新型职业农民”、梁平区“种粮标兵”。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邓中切实将工作的中心融入履职的重心,积极参加梁平区政协组织的国储粮收储情况视察活动,热情参与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组织开展水稻种植中后期管理技术培训等,并把自己的实战经验转化为一件件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为保障粮食安全建言献策。“我坚信万物土中生,土地能生金,‘泥饭碗’更能铸就‘金饭碗’。”邓中坚定地说道。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