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汇山海 融通未来
——江津区政协助推江津与东盟市场合作小记
近日,江津区政协聚焦党政所需召开主席会议,围绕“加强江津与东盟市场合作,发挥南向通道作用”开展专题协商,组织委员畅谈当前存在的短板及破解之策。
2024年是江津全面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第五年。五年来,江津枢纽功能不断完善,枢纽能级不断提升,班列发送量连年翻番。
江津区政协高度重视与东盟经贸产能合作这一重要课题。今年7至10月,在区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的带领下,该区政协经济委组织区商务委、枢纽港集团公司等单位,对江津与东盟市场合作情况开展了深入调研。
调研组通过多次与相关部门、企业负责人座谈,深入各工业园区实地走访,共梳理出服务功能不完善、产业带动不明显、通道优势不突出、合作交流不紧密等四大方面10个具体问题,提出了优化物流效率、争取资质许可、加强货源组织、做优特色线路、拓展出海通道、扩大合作范围等13条建议。
协商会上,黄树良、余潺等委员聚焦痛点难点堵点,提出紧抓中老泰“三国三园”契机,持续推动物流通道降本增效,打造有辨识度的“多国多园”合作机制,协调解决具体发展障碍,实现产业、物流、贸易政策联动;依托双福国际农贸城加快推进江津区东盟农产品集散中心建设,带动名特优产品搭乘“顺风车”进入东盟市场等建议。江津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做深做实“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这篇大文章。
这是江津区政协助力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服务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的一个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江津区政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委员广泛开展调研协商,提出了不少“高言值”的“津点子”——
民建界别委员活动小组反映了社情民意信息《关于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针对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体系存在的基础设施及协调机制不完善不规范、物流信息平台及区域合作不健全、物流人才不足及物流服务模式亟待创新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针对如何更进一步让通道信息对外开放、有效服务,侨台民宗界别委员活动小组提交了提案《加强新通道信息服务 助力建强重庆主枢纽》,推动了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智慧物流服务平台和小南垭智慧货场项目建设。
科学城(江津片区)政协委员工作室聚焦通道与开放经济产业有机融合开展协商建言,助力实施“科技副总”进企业专项行动,增强科技创新对产业的驱动力,推动工业强区迈出新步伐,让江津的“工业班列”驶向全球。
一个个睿智之言直击要点,一条条务实之策破解难题,为加强江津与东盟市场合作,发挥南向通道作用,全力建设现代化新重庆枢纽之城贡献了政协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