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区委书记与政协委员面对面协商
打造北滨“两江四岸”现代品质示范街区
本报讯(记者 秦杰 通讯员 廖弦)在12月4日召开的江北区委书记与政协委员面对面协商会议上,江北区委书记陶世祥和部分区政协委员、界别群众代表、特邀专家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汇聚一堂,围绕打造北滨“两江四岸”现代品质示范街区共商发展良策。
江北因江而生、沿江而兴,近70公里的长江、嘉陵江岸线,衔接了上中下三段,在城市发展中有独特意义。但沿江开发建设较早,存在老旧小区、厂区存量较多,城市更新包袱重,基础设施建设有缺口等问题。基于此,今年10月召开的江北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打造北滨“两江四岸”现代品质示范街区,并作为“7件大事”之一,纳入全区“13457”总体发展思路全面推进。
如何打造北滨“两江四岸”现代品质示范街区?协商伊始,陶世祥便提出总体目标与愿景——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加快推进各类重点项目、打造好各类场景,切实为群众生产生活服务。
随后,在听取该区发展改革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交通运输委、区文化旅游委相关工作情况介绍后,10名政协委员围绕主题各抒己见。
基础设施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居民和游客的体验感。郑维山委员建议,充分利用北滨路东延伸段和西延伸段建设契机,从城市建设规划和社会全面治理两方面入手,统筹打通交通“微循环”,构建地区经济建设“大循环”,充分发挥“大项目”建设的地区发展“发动机”作用,精心雕琢、开发建设沿途文旅资源,形成具有江北辨识度的文旅“红腰带”。
郑星委员关注品质功能再提升。他认为,江北嘴片区应聚焦“西部金融核心城”定位,着力构建层次化的现代建筑体系、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人文化的慢行交通体系;北滨一路沿线应聚焦“高品质生活聚集区”定位,着力推进新入驻商业体的建设工程、生活性服务业的招商工程、昭示性建筑物的美化工程;北滨二路沿线应聚焦“高质量发展产业带”定位,着力打造产城融合的示范场景、智慧交通的应用场景、文化旅游的体验场景。
“让AI赋能北滨路‘两江四岸’街区”“进一步提升北滨路沿线滨江空间游憩性”“推动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北示范段”……会上,彭冠英、胡敖宁、盛俊杰、吕程等委员也踊跃建言献策。
特邀专家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一院院长余水、重庆现代经济发展规划研究院执行院长李丹妮建议,让沿江一线成为具备城市级江景文旅资源、具有重要公共属性的载体和内容。以服务项目引育为抓手、水岸空间建设为载体、生态和文化为脉络,加速推动北滨路水岸沿线从空间容器成为人气磁极和经济磁极。
陶世祥认真听取建议,并与大家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他表示,大家开门见山谈思考,敞开心扉提建议,为打造北滨“两江四岸”现代品质示范街区提供了宝贵思路,相关部门要全面梳理、认真吸纳落实。坚定“品位、品质、品牌”的工作方向,保持“速度、力度、温度”的干事策略,把北滨“两江四岸”打造成生态优美、文化繁荣、产业兴旺、生活宜居的现代品质示范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