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力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市政协助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履职综述
从聚力唱好“双城记”到协力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从助力创新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到助推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从献策新型城镇化到共促库区危岩地质灾害防治……一个个“关键词”见证了市政协坚实的履职足迹。
过去一年,市政协聚焦助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通过协商议政、调研视察、民主监督等形式,不断聚合力、议大事、抓重点,在推进国家重大战略落地见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改善保障民生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协力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抓“战略牵引”
协力推进国家重大战略落地见效
“国之大者”就是政协履职“责之重者”。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重庆连续于2023年、2024年,把“新春第一会”聚焦于此,释放出重庆举全市之力推动“一号工程”建设的强烈信号。
党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聚焦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市政协的履职行动渐次展开。
2024年初,市政协组织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支持成渝氢走廊建设的有关提案,被遴选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在申报重大项目等事项上给予的大力支持。围绕跨域诉讼服务司法协作、共建区域医疗中心、柑橘产业发展,组织川渝省市政协联合调研,形成的高质量调研报告或建议得到两省市部门重视采纳。
善思之,笃行之。一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要讲话精神,市政协主动站位全局、积极融入大局,加强与四川省政协的交流合作,推动形成了省级政协主导倡议、相关专委会对接落实、基层政协主动参与,形式灵活多样的合作新格局,形成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协商成果,有效提高了政协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中的履职贡献率。
协力推进重大战略落地见效,市政协的履职实践还远不止于此。
围绕承接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开展联合调研协商,形成的协商报告得到川渝两省市党政主要领导重视,相关部门对委员建议认真研究吸纳,同时组织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在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中加强对成渝地区支持的建议》,得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7个部委认真办理。围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市政协组织“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专题协商和常委视察。此外,在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将统筹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列为“1号提案”并现场督办,委员们提出的争取通道政策红利、增强通道枢纽节点能效等建议得到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等部门采纳……
强“经济引擎”
助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持续提升生物医药创新生态水平和研发核心竞争力,聚焦国家战略目标,组织实施生物医药创新重大专项。”
“加强入渝电网建设,推动‘西电东送’在渝落点,强化省际互联互通,优化各级电网协调发展。”
“鼓励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企业创新联合体,助力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跑出发展‘加速度’。”
……
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2024年,市政协始终紧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深入调研、协商建言、开展监督,一场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主席会议、界别协商会上的“金点子”频出,一次次深入基层探究助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调研扎实开展,一个个民主监督及时有效。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兴,则经济旺。重庆作为全国制造业重镇,做大做强制造业,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动力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市政协聚焦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视察“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情况,开展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和中医药振兴发展专题协商,提出的引育龙头企业、增强创新能力等建议被纳入中医药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开展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重点调研及界别协商,提出的关于做大做强市场主体、加大生产要素支持等建议,转化为市农业农村委工作举措。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市政协围绕构建现代能源保障体系组织常委会会议协商,形成的报告获全国政协领导关注,市发展改革委就政协建议采纳落实情况向市委作专项报告。
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市政协组织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支持重庆打造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枢纽建议》,科技部牵头办理并表示在科技交流大会机制化、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给予支持。围绕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进行重点课题调研,提出的健全产业发展与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等建议,得到相关部门采纳。
优化营商环境是培育和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市政协于去年2月至3月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开展监督性调研,于同年8月围绕“招商引资工作”开展监督性视察,所提建议转化为有关部门整改举措。此外,市政协还开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风险化解和改革转型专题调研,提出的建议得到市委重视。
系“民生冷暖”
为改善民生与加强社会治理鼓与呼
在2024年9月27日召开的全国政协“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改造”远程协商会上,市政协主席程丽华以“提升老旧小区改造水平”为题发言提出,要探索多元化出资模式,为改造提供资金支持,同时统筹做好公共设施配建,加强基础设施改造协调力度,推动相关企业积极参与改造工作。其中提出的资金筹集平衡难等“四难”问题,获国务院领导批示。
民生福祉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过去一年,市政协像这样的履职实践还有很多。
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期间,聚焦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组织联组讨论,会后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等国家级智库合作开展深化调研,成果被全国政协《政协调研》刊载,为我市制定新型城镇化“五年行动计划”提供参考。
聚焦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市政协结合防汛形势组织专题调研,提出的加强智慧防汛、预警机制建设、分层级建立风险管控清单等建议,推动相关部门进一步优化了应急力量体系架构和“韧性安全城市治理一张图”。组织市和区县政协委员1136人次深入基层一线,查找安全风险隐患443处,市安委办根据建议细化整改清单。专题听取“情指行”现代警务改革推进情况,调研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和信访法治化情况,助力“141”基层智治体系建设。
不仅如此,市政协还开展库区危岩地质灾害防治重大课题调研,提出的完善监测预警体系等建议,推动出台动态巡查排查制度和长江航道危岩地灾应急救援办法。联动区县政协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专项监督。认真履行河长职责,协调推动璧南河沿河三区做好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获评市级幸福河湖。
如今,市政协正以实际行动和履职成效更好服务助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奋力把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