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01月14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迎接全市两会特刊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三剑齐发” 探索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重庆理工大学:顺势而为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增效

版面翻页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迎接全市两会特刊
09

重庆理工大学:顺势而为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增效

作为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重庆理工大学传承“工以建国、技以利工”理念,推动学校在育人方式、科研范式、办学模式、治理体系等方面深入改革。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奋力开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新格局,不断书写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篇章,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重理工力量”。

面向需求 交叉融合促进学科发展

学科建设是大学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立足专业建设实际,重庆理工大学提出了“三个一体化”新思路,构建学科跃升行动“四梁八柱”发展体系,按照“以工为主,以理为基,以文赋能”发展理念,遵循“聚焦服务需求、强化前沿交叉、拓展内涵发展、突出绩效导向”原则,瞄准“双一流”建设目标,实施“顶尖人才引育、创新团队打造、高能级平台创建、高水平成果产出、辨识度服务彰显”建设路径,推动一流学科攀登、优势学科培优、重点学科振兴等八大任务落地见效。目前,学校升级改造25个传统工科专业,新增10个新工科专业,获批市级产教融合特色优势专业群2个、产教融合虚实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1个。

打破边界壁垒,方能走向融合。重庆理工大学以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项目为牵引,坚持数理基础与工程实践能力并重,对现有课程方案、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进行系统化重组,设计递进式科研项目体系,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积极探索工文交叉培养新模式,把智能特色融入新文科建设,开设会计学(ACCA班)、财务管理(CIMA班)、AI plus金融班等教学改革实验班。目前,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已成为国家一流专业。

引育管用 建好建强人才队伍

人才需“引”更要重“育”。学校不断加大一流领军、青年拔尖人才自主培养力度,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强化学校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部门协同培育;坚持德才兼备原则,突出“价值、能力、贡献”导向,开展科研人才政策综合改革试点,加快建立科研人才分类评价体系,试点推进科研创新岗位“聘——评”制度,不断激活科研人才的内生动力。

“近年来,我们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建立与国内‘两院’院士长周期联系机制,实施‘两院’院士全职引进计划。”重庆理工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学校打造“前沿交叉+产业技术+国防科技+国际合作”四位一体创新团队体系,鼓励跨学科、跨院系开展前沿交叉技术研究,建设一系列前沿交叉创新团队、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创新团队。

如今,学校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已呈破竹之势:培育和汇聚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等省部级以上优秀人才300余人次,建成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26个。

搭建平台 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创新动能不断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离不开科研平台的强力支撑。学校建有省部级基础研究平台17个,引进华人数学界最高奖得主刘克峰教授,高规格建成重庆市首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重庆几何拓扑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并牵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学和应用研究”重点专项。学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1项,省(部)级奖励197项;获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7项、有效国家发明专利940余项,专利转化合同金额连续2年位列全国高校50强……

与此同时,学校着力打造“国家级—省部级—校企”三位一体科研创新平台支撑体系,围绕重点产业建有省部级技术创新平台36个,建成教育部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高端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目前,学校已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53个。

落地生“金” 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如何让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促进高校科技成果高水平创造、高效率转化?“一方面,我们创新打造全链条转化承载体,设立概念验证中心;另一方面,联合科研院所、行业代表性企业、投资机构等组建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基地。”重庆理工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架起技术与产业之间的桥梁,是重庆理工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又一项创新之举。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构建“种子基金+创投基金+科创贷”金融服务链,加速成果商业化、市场化,累计支持企业48家,培育企业累计获科技金融支持5100余万元;建立“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四级孵化载体,已孵化创业企业300余家,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立足重庆、背靠兵工、辐射全国、走向世界。未来,重庆理工大学将继续超前布局、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再立新功。

(重庆理工大学 文/图)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