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都市塔尖” 扮靓生态环境
渝中区大力建设“美好城市新高地”
2024年以来,渝中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美丽重庆建设为统领,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全力配合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着力以“都市塔尖”水准,助力打造“美好城市建设新高地”,获评2024年度“中国美丽城市典范”。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强化治气。以细颗粒物(PM2.5)控制为主线,深化交通、扬尘、挥发性有机物及低空生活源“四源”防控,启动实施移动源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先行试点区建设,创新建设全域低排放示范工地,在全国创新推动完成7艘“两江游”船舶尾气污染治理试点,打造治气“名片”。深化预报预警、科技支撑、联防联控,全区空气质量改善创造“新记录”,PM2.5等大气监测“六参数”为2013年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以来首次“全达标”,优良天数303天,同比增加29天,重污染天数“归零”。
强化治水。坚持“三水共治”,健全“河长领治、部门联治”工作格局,深化河长制“四长联防”,入河排污口“一口一策”分类整治完成率100%。加快嘉陵江渝中段市级幸福河湖建设,“两江”渝中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
强化治土。持续深化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深入推进全球环境基金(GEF)医疗机构无汞替代试点。黄沙溪无废城市宣教基地获评全市首个“无废宣教基地”。全区生活垃圾回收率42%以上,无害化处理率100%。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保持100%。
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
完善“4311”现代化产业体系绿色发展政策,实施楼宇经济“标杆引领”、服务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等,单位GDP碳排放量保持全国“最优”序列,万元GDP能耗、水耗绩效全市前茅。深化西部金融中心主承载区建设,低碳化运营重庆绿色金融大道,绿色贷款、绿色债券余额全市前列。辖区环保产业营收连续两年突破300亿元、全市第一。深入推进“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轨道运营线网密度高居全市第一,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全市前茅。新建建筑绿色化率100%。“建设国内首批内河新能源商品车滚装船”“大都会东方广场绿色低碳实践”等2个案例入选全市2024年度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迭代升级数字环保治理体系
深度融入“巴渝治水”“巴渝治气”“巴渝治废”等市级重大应用,“生态景观”板块子跑道KPI指标覆盖率100%。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监控、监管数据感知、汇聚融合和智慧应用水平,在全市率先推行医疗废物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率先试点施工噪声“远程喊停”“油烟e管”等特色应用场景。首次在全区11个街道全覆盖建成“一街一站”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加快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圆满完成配合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各项工作,通过“以督促改”切实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全年全区环境信访投诉量同比下降38.1%。坚持全年全员全过程环保执法大练兵,深入开展环境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环境风险企业排查率、自查率均达100%。
(渝中区生态环境局/文 渝中区融媒体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