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01月1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两会特刊 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走好“改”“转”“融”之路 奋力服务交通强市

版面翻页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两会特刊
12

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走好“改”“转”“融”之路 奋力服务交通强市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近年来,重庆加大在航空、铁路、高速公路、水路等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重庆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超2800公里,高速路网密度居西部第一,万吨级海船直航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江北国际机场第四跑道试飞成功……一个个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正加快落地见效。

成效背后,正是重庆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速建设交通强市上的坚定决心和积极作为。而这其中,作为市交通运输委所属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始终以“重创新、务实效,谋交通规划新格局;精技术、求质量,促交通建设高水平”为使命,紧紧围绕“建设服务重庆交通新型智库,打造全国一流技术服务机构”这一愿景主动担当、开拓创新、奋勇作为,切实走好改革创新、转型赋能、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的路子,为奋力助推重庆交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找准“突破口” 改革转型成效明显

改革是破除高质量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对此,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有着深刻体会。

“谈到改革,中心虽是4年前才挂牌成立,却有着30多年的发展历史。”据市政协委员、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党负责人介绍。

原来,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的前身是1990年成立的重庆市成渝公路中心试验室。伴随着重庆交通发展,历经多次机构合并、拆分与更名,2011年3月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设立为公益三类事业单位,2014年9月调整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2020年4月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更名为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

在整合原重庆市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重庆市交通造价管理站及重庆市交通局工程质量安全事务中心有关职能职责基础上,新增交通规划、档案管理等职能职责,加挂重庆市交通工程造价站牌子。2022年6月增挂市交通工程档案馆牌子,2024年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原重庆市交通干部学校事业单位建制被撤销,有关职能划入中心,加挂重庆市交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牌子,至此,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承担交通规划、档案管理、检测管理、监理管理、造价管理、质监服务、教育培训和职业资格等事务性工作,以及检验检测、计量测试、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咨询等市场化服务职能。

“中心迎来的这次机构改革,并不是简单的机构撤分、职能调整和人员增减,而是根据机构改革的要求,从重庆交通发展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推进的改革举措,符合机构改革的大方向,顺应了重庆交通高质量发展需要。”该负责人说。

随后,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提出建设“两站一馆一中心”阶段性目标,即建设工程质量检验站、交通工程造价站、交通工程档案馆、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努力为我市交通运输实现跨越式发展、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撑。

然而,改革永远在路上。自我市“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动员部署会议召开以来,该中心坚持系统观念、创新思维,及时优化了国企改革中检测机构整合后资质办理方式及工作流程,不断涌现出多个创新做法,如:根据整合前后检测机构基本条件变动情况分类管理,将特定情形下检测机构合并、重组、改制后“重新提交资质申请”优化为“信息变更+审查+后续监督”的办理方式。将重新提交资质申请取得资质证书的80个工作日内办结,压缩为信息变更审核的15个工作日内办结(不涉及检测场所地址变更的,5个工作日内办结)。将检测机构资质申请材料简化为检测机构基本条件变动证明材料等,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目前,已有2家检测机构顺利继承取得的公路水运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

如今,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坚持以改革为“突破口”,聚焦职能定位,坚持锻长板、补短板、扬优势,科学谋划发展思路、目标和措施,正稳步推进一批管当前、利长远的业务项目,同时紧扣发展所需、群众所盼,主动争取并顺利完成多项规划研究项目,传统职能更具优势,行业管理、造价管理等公益事业蓬勃发展,试验检测、新技术开发推广等市场服务提质增效,各项工作走上正轨、驶入快车道。

打好“创新牌” 科技成果愈加丰硕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靠创新。”这在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俨然成了一条座右铭。

一直以来,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始终扮演着重庆“交通智库”的角色,承担了近40项重要科研任务及关键技术开发,编制了近30部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荣获国家部委、重庆市级科技进步奖和学术成果奖等60余项,取得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0余个,部分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公路工程建设与管理实际,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当创新成为一种生态,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便有了持续创新能力,这体现在规划研究、技术研究等方面——

从2024年3月初至6月中旬,历经3个多月的调查研究,高质量完成《重庆市货运枢纽建设发展效益分析研究》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重庆港内陆无水港发展思路和布局研究》,均顺利通过结题评审。

2024年8月,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参加研究的重庆市交通行业科学技术项目《峡谷大跨径上承式双联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施工关键技术研究》顺利通过市交通运输委组织的结题验收。中心课题研究人员以双堡特大桥为依托,创新提出了分项定额与综合定额相结合的定额表现形式,研究形成了双跨连续钢管混凝土拱桥补充预算定额,有效解决了现行部颁预算定额部分定额子目不适用、造价计算偏差大的技术难题。

近年来,该中心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陆续与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等14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作为第一承担单位开展了以交通运输行业重点科技清单项目《智慧试验室建设与运行维护关键技术研究》为代表的研发推广和标准规范项目5项,参与各类科技项目10余项,研发规模和投入持续加码,研发成果日益显著,新增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新发布标准9项,取得软件著作权9项,有力支撑重庆交通高质量发展。

强化“数字赋能” 行业治理持续深化

在数字重庆建设的背景下,如何走好数字赋能之路?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在电子档案管理试点中给出了答案。

为推动全市交通档案管理现代化,2021年10月,在市交通规划和技术中心积极沟通协调下,市交通局、市档案局联合决定开展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试点工作。根据自愿申请原则,首批选择了5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作为项目电子档案试点项目,试点项目运用项目文件编制、归档系统,实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电子文件形成、流转、办理、归档等环节全过程无纸化管理。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既要满足存量纸质档案的存放,又要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要。”负责人说,力争把重庆市交通工程档案馆率先打造成在全国交通系统领先、具有示范作用、智慧型的“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形成以重庆市交通工程数字档案馆为主节点、各项目建设单位数字档案室/档案系统为子节点的全市交通行业数字档案馆体系,“这个系统涵盖交通工程档案馆档案的收集、扫描录入、整理、归档入库、利用、统计、编研、鉴定等档案全生命周期,可系统完成档案的收管存用工作。”

如今,随着电子档案试点工作的逐渐推进,已形成建设项目电子文件300余万份、电子文件数据约12TB。

这是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在全市强化数字赋能的有力印证。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促成市交通运输委和市市场监管局达成行政许可现场评审“两审合一”深度合作,推行远程业务办理模式,服务对象“办事零跑腿”成为新常态。打造公路水运试验检测行业智慧试验室标杆,为10余个工地试验室提供技术咨询。开发并推广应用“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云平台”,有效实现工程质量管理全过程自动流转与质量监测。建设造价管理信息化平台,积极探索造价指标、造价标准、造价编审等数字化发展新路径。建设全市交通行业智慧传播基地和技术交流平台……

抓实“党的建设” 党建业务融合发展

2024年6月,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赴乌江白马航电枢纽工程开展“交通强市战略进项目”活动,以送教上门、现场答疑的形式,面向乌江白马航电枢纽工程的设计、施工、建设、监理等单位有关技术人员,开展工程实体抽检与交工质量检测薄弱环节控制、水运工程造价管理注意事项、建设项目档案编制验收要求及电子档案管理实践与成效、重庆交通科技项目相关政策等专题宣讲,让与会人员受益匪浅。

近年来,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加强党的政治、思想、作风、廉政等建设,持续完善组织体系,聚焦打造“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拓展特色党建品牌矩阵,连续4年实施“交通强市战略进区县”“送技术进乡村”项目,重庆市原14个国家级和4个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全部覆盖,实现党建与业务融合互促。

“举措”过硬了,“软件”也不能软。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紧盯“人”这一关键变量,积极探索新兴行业领域党建经验,坚持以党建凝聚队伍,以党建提升能级。

具体而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注重内培外引、育才引才相结合,积极推进对外招聘流程制度化、岗位遴选公开化、岗级晋升透明化,一批技术骨干入选各类重量级专家库名单,1人获评“重庆英才名家名师”称号,1人获得“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英才”奖,多人获得“市级青年岗位能手”、“重庆交通十名优秀工程师”等荣誉称号,2021年“巴渝工匠杯”公路建设技能竞赛包揽试验检测组团体和个人全部“第一”,在党务和群团工作中也涌现了“优秀党员”“优秀工会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等先进个人,为中心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不仅如此,中心还连续数年被评为全国交通行业检测机构信用评价AA级单位,2024年初被评为“重庆市交通强市先进集体”。

岁月铭刻奋斗的艰辛,时代印证铿锵的脚步。在党建统领作用下,重庆市交通规划和技术发展中心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党风政风持续向好,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劲正足。

(张鹤 胡斌/文 除署名外由市交通规技中心供图)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