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的高质量答卷
——潼南区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岁末年初,潼南高新区依旧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场景:景裕电子、华旃电子、檬泰生物、吉程生物、聚光科技、勤诚兴科技、富鸿祥科技、冠洋科技、欧浴电器、普创长顺机械等企业满弓紧弦,开足马力赶制订单,全力冲刺生产任务。
以一域,窥全局。在潼南大地上,处处脉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工业经济提速发展
这是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双圈建设成势跃升,迭代升级“十个先行”,谋划实施重大项目40个;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5家、市级瞪羚企业3家,“3+3+N”现代化产业产值增长8%;巨冷科技等53个重大项目签约落户,泰盛科技等32个项目开工建设,都创药业等30个项目建成投产,工业投资增长80%……
一串串增长的数字,见证着重大战略在潼南落地见效,现代产业在潼南蓄能成势。
“参数正常,运行良好!”去年12月24日,双江航电枢纽工程首台机组完成72小时试运行,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首台机组启动技术验收。
双江航电枢纽位于该区双江镇,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点项目,具备航运、发电、河道生态修复等综合功能。项目建成后,可渠化航道约28公里,每年可提供清洁能源1.85亿度。
好消息接踵而至!两天后,重庆华电潼南一期2×500MW级气电工程项目主体工程启动开工,进一步推动潼南融入了成渝“电走廊”。
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25.6亿元,位于潼南高新区东区B区,面积约200亩,将建设2套500MW级“一拖一”多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调峰发电机组,年发电量约21亿度,年产值约10亿元,计划2025年底第一台机组建成投产。
“潼南坚持融入双核、联动周边、做强自己,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姿态主动靠前服务,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潼南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过去一年,在与川渝毗邻地区的深度合作下,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税费征管服务中心挂牌运营,川渝首个水上警务合作中心建成,潼南还联合四川遂宁、广安、绵阳打造了成渝中部数据要素产业联盟。
着力强链条、兴实体,攻坚发展汽车再制造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为支柱的“3+3+N”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全力打造成渝中部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不仅绘亮了“潼南制造”新蓝图,也让“涪江奔腾”的愿景加快变成实景。
重庆贝思远新能源有限公司车间内,经电池健康程度测试、拆解、再制造等环节,废旧动力电池被加工成符合标准的各类电池包,可继续在电动自行车、三轮车、叉车上“服役”;通过查验、清洗、拆解、再制造等流程,重庆弘喜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让报废汽车实现了动力电池梯级利用、零部件再制造……让废旧汽车变“宝贝”,潼南集聚着20多家汽车再制造企业,助力潼南区全力打造中国第一汽车后市场。
去年4月建成投用的重庆吉程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一期,3个车间主要生产产品包括噻吩乙酸、噻吩乙酰氯、噻吩乙醇等7款公司自主研发的医药中间体,预计年产超过1700吨,年产值约2亿元;重庆聚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一体化光储充电站、光伏储能电站等产品并广泛运用,经济与节能效益显著……在推动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同时,潼南区瞄准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新兴产业,加速企业招引集聚和产业链延伸布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用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只有‘制造跃升’,才有‘涪江奔腾’。”潼南相关负责人说,潼南将深入打造成渝腹心高水平开放桥头堡,深入实施“涪江奔腾”计划建设“制造强区”,升级主导产业、壮大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移步换景。浓墨重彩的乡村振兴图景,在潼南大地尽情铺展。
潼南有柠,檬香万里、檬链集群、檬创未来、檬动世界。作为国际柠檬之都、中国生态柠檬之都,潼南柠檬不仅结出了奔小康的“共富果”,更让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焕发出朝气蓬勃的新生机。
去年10月25日举行的2024中国(潼南)柠檬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亮点频现,惊喜不断。潼南柠檬数字宝宝“柠柠”开启首秀,向国内外嘉宾展示潼南柠檬数字化成果——柠檬产业大脑。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柠檬产业大脑”,在应用成果上有了新突破。建成“产业地图”,绘制了32万亩潼南柠檬全景,融入15类柠檬主体、7类感知设备,实现“一图统揽、一图集成、一图感知”;“数据中心”“能力中心”“应用中心”贯通公共平台和三农大数据中心,开发数字生产、数字加工、惠柠服务、数字监管、数字兴产五大应用场景。
拥有全国唯一柑橘类精深加工重点实验室的潼南,柠檬科研也交出高分答卷。会上,实验室科研负责人、浙江大学教授汪钊发布了最新成果。“我们自主研发的柑橘果胶提取废渣的黄酮和纤维提取工艺及有机肥制备工艺,填补了国内果胶废渣再利用的‘空白’,真正把小柠檬‘吃干榨净’。”汪钊说。
值得一提的是,蜜雪冰城在会上启动了中国乡村发展基金(柠檬)项目。据悉,该项目计划首批投入500万元,支持潼南柠檬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升潼南柠檬的品牌影响力。
跨越山海、走向世界的潼南柠檬,还有一张高质量的国际化答卷。
从首批潼南柠檬国际公路直达专车发往俄罗斯到潼南柠檬萝北口岸新通道正式开通,从建设标准化出口备案基地到获评重庆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从搭建中国柠檬交易中心到马来西亚潼南柠檬交易(体验)中心投入运行,潼南柠檬已远销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份额45%。
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有,此次大会吸引110多国内外家企业参加,签约金额101.28亿元。
柠檬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只是潼南乡村振兴的抢眼风景之一。
打造西部绿色原料药基地,同样让乡村振兴动力澎湃。
据介绍,潼南中药产业基础坚实,主要种植枳壳、黄精、佛手、黄柏、五倍子、瓜蒌、栀子、吴茱萸等品类。其中,古溪镇已建成标准化佛手基地逾万亩,是目前全国最大佛手连片种植基地。上和镇已建成五千余亩枳壳基地,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枳壳连片标准化种植基地。
“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8万余亩,年产量4.4万吨,年产值3.9亿元。现有玮益大健康、康迪药业等中药企业2家,年产值将达2亿元。”潼南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乡村振兴的成效,还体现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数据上:新改建高标准农田6.8万亩,恢复和新增耕地1.39万亩,蔬菜、柠檬、油菜全产业链综合产值增长12.6%。潼南食品产业园纳入全市十大重点园区建设,规上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7%……
“利用全市唯一国家现代设施农业创新引领区等国家级‘金字招牌’,通过打造现代农业‘1高地、3大产业、4大平台、4张名片’,加快从农业大区变为农业强区。”潼南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1高地,就是打造长江上游种业高地;3大产业,就是全链条发展柠檬、蔬菜、油菜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4大平台,就是加快建设10平方公里重庆农科城、5平方公里成渝中央厨房产业园、300亿级全市平急两用保供基地、重庆现代种业创新基地;4张名片,就是国际柠檬之都、西部绿色菜都、中国油菜之乡、生态小龙虾之乡。
营商环境提档升级
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青睐潼南、签约潼南,秘诀何在?
这,得益于潼南在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上。
今年1月4日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地方政府行政效能研究报告(2024)》发布会。潼南区荣登“百高区”榜单,在我国977个区级政府中位居第64名,西南地区第3名。
说起潼南探索的企业“安静生产期”制度,高新区的企业家们点赞不已。
据了解,该区规范每月1—20日期间,除特殊情形外各行政执法部门不得擅自开展行政检查,同时持续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健全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的行政执法协调联动机制,落实好“执法监管一件事”,不断提升执法效能,让企业集中精力扩大生产、做大做强。
去年5月9日,潼南高新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的成立,又让高新区的企业家们吃下了一颗扎根潼南的“定心丸”。
据了解,该中心全面推行延时服务、帮办代办服务等措施,纵深推进“一窗受理、集成办理”,强化跨部门数据共享,深化“川渝通办”、“跨省通办”,让企业办事更便捷、发展更顺心。
大力实施创新引领行动,赋力企业跑好智能智造新赛道,潼南也下足了功夫。
去年7月19日,重庆雪王农业有限公司、重庆快思瑞科技有限公司、华沃德源生态环境科技(重庆)有限公司、重庆富鸿祥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成功入选市级数字化车间。
“截至目前,已累计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86个,创建市级数字化车间16个,数字化研发设计普及率提升至77.78%。全区智能制造发展指数、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等均居于全市平均水平。”该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该区还指导民丰化工、景裕电子等4家重点行业企业,运用大数据物联网、5G新技术等手段建成数智化综合管理平台,巨科环保成为全市唯一代表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园区星级评价“链洲”计划首批星级园区“数智运营赋能之星”。
一流的营商环境,走心的指导服务,让落户潼南的企业安心发展,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潼南。
“从签约落地、工程建设到生产线搭建只用了短短8个月时间,项目的高效推进离不开潼南各级各部门高效贴心的服务,坚定了我投资潼南、深耕潼南的底气和信心。”说起自己在潼南投资建厂以来的感受,贝思远科技董事长张宏旺动情地说。
“潼南非常漂亮,非常秀美。”去年12月12日,参加潼南区生物医药产业招商推介活动的上海蓝西实验设备有限公司CEO耿中卫说,看到这里的产业基地拥有很好的条件,将把更多生物医药企业客户推荐到潼南茁壮成长。
(潼南区政协/文 潼南区融媒体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