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闯” 凭“智” 用“行” 推进山区库区强县富民现代化示范县建设
——巫山县政协2024年工作纪实
2024年,巫山县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工作要求,牢牢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树牢主责主业“争先意识”、服务大局“一线意识”、凝聚共识“团结意识”,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巫山实践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坚守履职为民初心 推动民生福祉改善
2024年11月,巫山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前往巫山城南餐厨垃圾处理厂开展视察。委员们详细了解垃圾处理工艺流程、实现资源化利用等情况后表示,将积极履职尽责,助力提高公众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意识,为推动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发挥积极作用。
除了专题调研城南餐厨垃圾处理厂运行情况,巫山县政协还开展加快推进全县农村垃圾分类、城区边角人居环境整治对口协商5次,提出逐步更新乡镇垃圾分类设施设备、加强宣传教育、形成长效机制等意见建议12条。
而为了进一步助企纾困,巫山县政协开展了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性调研,对全县100家企业开展问卷调查,走访部分企业、召开座谈会,提出5方面共计19条意见建议;与市政协同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监督性视察,提出5方面共计11条意见建议;组织经济界别委员走访官渡镇杜小满酒业,将“渝事好商量·政协来帮忙”协商平台搬进厂房,与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县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及官渡镇政府就协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开展协商,寻求解决办法,共谋发展之策。
据悉,为做好民生福祉改善工作,巫山县政协就群众关切的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开展对口协商、界别协商、重点视察11场次。其中,组织“深化体教融合发展,促进我县青少年健康成长”对口协商,提出优化体育设施、合理配备师资、引进人才等12条意见建议;就大昌中学学生老旧宿舍楼改造工作开展“渝事好商量”协商,协调筹措近395万元资金,帮助解决大昌中学3栋老旧学生宿舍楼改造问题;就医养健康产业促进医养融合发展开展视察,实地考察巫峡镇卫生院及康养中心、云鸿医院及老年养护中心,为护航老年人幸福晚年积极协商建言,提出意见建议10余条;开展“爱的奉献与你同行”“童话新路赋彩乡村”等活动,组织部分委员及社会人士为白血病患儿共募捐近20万元,为东平新路教学点的学生筹措物资近3万元。
同时,巫山县政协持续组织委员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健康、送法律“四送”活动。文艺界别委员开展文艺演出3场次、送去各类书籍800余册;科技界别委员举办农业技术讲座并发放资料1000余份;医疗界别委员开展“八一”拥军义诊活动,为退伍军人等开展免费体检与健康咨询300余人次;法律界别委员设置咨询点,解答法律咨询400余人次……巫山县政协委员还牵头参与以“文化行走 阅读巫山”为主题的村读活动,被重庆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阅读活动”;“耕读传家·和美乡村建设”系列活动,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宣传报道。
提案办理全程监督 委员建议落地见效
“我每天晚饭后都会来宁江大道休息,坐在椅子上歇歇脚、唠唠嗑、吹吹江风。”“座椅不仅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露天休息场所,还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2024年,巫山县龙江新区新增的配套设施建设得到居民们一致好评。
近年来,随着企事业单位、住宿餐饮商家以及近2万余居民搬迁入驻,龙江新区基础配套设施已基本配备到位。但还有群众反映,在健身、观景步道等区域,缺乏公厕、休闲座椅等配套设施。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巫山县政协委员卢光明在县政协第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交提案《关于加快龙江新区配套设施建设的建议》,呼吁增设基础配套设施,增加公共设施的服务功能,彰显城市温度,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满足居民游玩休憩需求。
巫山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交办提案后,各承办单位迅速建立起提案办理工作机制。巫山县政协则通过视察、调研、听取汇报等方式,对提案办理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办理工作落到实处。
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在政协提案的推动下,龙江新区配建休息座椅27张、建成公厕5处、建设景观步游道5公里等配套设施。
为进一步推动提案办理落地见效,巫山县政协坚持让“提案表民意、办案为民生”成为提案者、办案者共同的价值取向,通过实行提案“预交办”机制,将立案提案的拟交办意向提前发给提案承办单位,听取承办单位意见,对交办不准确的提案及时研究调整,着力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不断提升民主协商质量,高质高效推动提案工作。据悉,《巫山县政协以“四高”为抓手推动提案工作提质增效》的经验已被市政协办公厅转发全市。
做好新时代提案工作是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的具体实践。提案办理不是简单的“我交你办”“我办你看”的单向过程,而是提案者与承办单位之间深入协商、增进理解认同、共促问题解决的良性互动的过程,要切实将沟通协商贯穿于“提、立、办、督、评”全流程和办前、办中、办后全过程,使提案办理真正成为助推改革发展、了解民情民意、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载体,成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成为协调关系、汇聚力量、服务大局的重要渠道。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贡献政协智慧力量
一年来,巫山县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县域高质量发展上扛牢政治责任,深化协商民主,拓展协商平台,聚人心、凝合力、汇众智,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和长足发展。
在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发挥政协作用。积极服务“助推川渝地区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合调研,为调研组在柑橘种植、销售及品牌塑造等方面提供巫山经验;积极配合“长江中上游(重庆段)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联合考察,全面展示了巫山“两山”理论实践基地建设成效;积极参加川渝两地长江上游重要节点城市政协“共护一江清水,助推绿色发展”协商议政会,《筑牢长江生态屏障,守好重庆最后关口》交流材料和巫山守护长江成果展得到大会的充分肯定;积极争取参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联合调研活动,为巫山融入川渝城市携手促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贡献力量;围绕贯彻落实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为川渝两地政协开展的解决“两个薄弱”、完善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委员工作室建设联合调研考察提供巫山政协实践样本;组织全县政协委员开展“优化重大生产力(产业)布局,川渝联合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高质量发展”网络议政,提出意见建议26条,努力为推动川渝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智慧。
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展现政协担当。委员提出《加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等涉及乡村振兴方面的提案19件,县政协常委会重点督办,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协助乡镇积极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组织52名委员开展“全力做好防汛抗旱救灾工作”监督性调研,针对性提出强化管护水利工程运行等意见建议11条;农业界别委员开展农业技术培训4场次,惠及农户800余名;组织引导政协委员参加乡村振兴各类专题协商、调研、视察活动7场次,收集关于助力乡村振兴的社情民意信息11条,为推动乡村振兴凝聚委员智慧。
在助力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上彰显政协作为。助力巫山云雨康养度假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动康养度假区固定资产投资加快、项目建设全面提速、运营效益不断提升,成功举办第二届长江云上生活季系列活动,持续推进“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助力三峡里·竹枝村夜间消费集群区建设,以“礼赞峡江山水、致敬三峡文化、守望乡情民俗、补位文旅产品”,积极创建“知名旅游休闲街区和国家级夜间消费聚集区”;牵头制作的文旅宣传片《沐光三峡·入梦巫山》获评“光影新重庆2024重庆微视频大赛”三等奖,牵头修订的巫山县景区导游解说词等资料,为巫山旅游宣传丰富了新内涵,赴71座城市举办86余场旅游推介会,持续推动巫山旅游发展势头向好。
在助力城乡融合发展中贡献政协智慧。围绕“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开展常委会会议协商;委员深入基层一线,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开展专题调研和协商活动7场次,提出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乡公共服务配置方面的建议11条;通过多维度协商与助力,不断助力打破城乡要素流通壁垒,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为全县城乡融合发展搭建沟通桥梁与合作平台,助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在助力多式联运商贸物流枢纽建设上提供政协思考。紧扣巫山县多式联运商贸物流枢纽建设这一关键课题,组织开展专题协商3次、听取情况通报2场次,围绕基础设施配套、运输资源整合等核心议题提出建议8条;政协委员撰写并提交涉及物流产业发展的提案8件,精准聚焦提升联运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吸引专业人才等痛点问题建言献策;会同交通、商务等部门多次研讨,促进协商建议落地转化,切实为打造高效畅通、衔接紧密的多式联运商贸物流枢纽提供政协思考。
下一步,在中共巫山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巫山县政协将聚焦全面建设山区库区强县富民现代化示范县各项核心任务,紧紧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全力发挥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作用,夯实思想政治根基,精准建言献策,凝聚各界共识,持续深化政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奋力推动政协履职效能再上新台阶。
(巫山县政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