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显担当 奋发进取展作为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政协2024年履职工作回眸
走出“万企兴万村”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子,做强以红色辣椒、黄色黄连、绿色莼菜为代表的“三色”产业,清洁能源、泵阀仪器仪表、康养消费品、新型材料“四大产业集群”蓬勃发展,“风情土家寨·精致山水城”更加宜居宜业宜游……一份份精彩的成绩单彰显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发展的强势劲头,写满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这些精彩的“答卷”上,有着石柱县政协的生动着墨。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一年来,石柱县政协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加强自身建设,团结带领广大政协委员为助推石柱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充分彰显了人民政协的时代价值。
同心向党 把准思想引领“方向盘”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人民政协的生命线,也是人民政协履职工作的永恒底色。石柱县政协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政协事业方向坚定、行稳致远。
在同心同行中锚定政协航向。石柱县政协自觉在县委领导下主动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主动把政协工作放到全县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去推进,及时把县委重要部署转化为政协组织、政协委员的实际行动,严格落实县委批转的政协工作要点,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确保政协工作与县委中心工作目标同向、思想同心、行动同步。
在党建领航下阔步前行。石柱县政协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坚持把党建工作纳入政协工作总体布局,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化推进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实现党建工作与履职活动深度融合、协同共进。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履职。石柱县政协不断完善政协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和专委会联系界别(片区)小组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不断强化委员队伍和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有效形成了以党建强政治、带队伍、促履职、增团结的良好局面,忠诚向党的政治底色更加鲜明。
在理论学习中凝心铸魂。石柱县政协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始终将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学细研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激发出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建言资政 唱响改革发展“主旋律”
“将非遗文化与风情土家寨·精致山水城打造相结合”“积极策划土家非遗民俗展演活动、实景演出,打响石柱‘土家非遗文化旅游季’活动品牌”……2024年8月,在“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情况”专题视察中,石柱县政协常委们为擦亮非遗文化金字招牌、做好文化保护区创建工作积极出谋划策。
当前,石柱县正全力推进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常委们的“金点子”为该项创建工作注入了“强动力”。“党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石柱县政协找准“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的结合点,在助推发展中主动作为,在为民利民中尽责出力,一系列务实行动渐次展开——
为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石柱县政协围绕全县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开展专题视察,助力全县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围绕打造全市清洁能源基地开展专题调研,助推全市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步伐加快……一年来,该县政协立足石柱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协商议政制度优势,开展重点协商活动6场次,相关协商成果被县委、县政府吸纳,转化为推动石柱高质量发展的实招硬招。
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石柱县政协围绕强村富民综合改革开展专题视察,有效破解阻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壁垒;围绕进一步壮大黄连产业、提升黄连产业价值链开展专题协商,推动形成“一链”“七化”黄连产业发展新格局;围绕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攻坚开展协商、调研,助力该县圆满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清零目标。一年来,该县政协35名机关干部帮扶联系脱贫户65户、监测户7户,常态化走访帮扶680余次,助力完善基础设施、发展致富产业、增强发展动力。
为增进民生福祉,石柱县政协围绕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广泛调研,积极探索多样化养老新业态;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深入调研,助力构建“家、教、社、医”四位一体协同共育机制;紧扣残疾人事业发展专题调研,助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同时,该县政协还围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重点民生实事办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三攻坚一盘活”改革突破等情况开展情况通报、视察、调研等,提出的意见建议为县委、县政府提供了有益参考。
履职为民 擦亮协商民主“辨识度”
“多亏了委员们提出的‘金点子’,黄精产业焕发了新的生机活力,村民们也越种越有劲!”前不久,在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黄精种植园里,产业带头人张洪权感激地说,得益于“益起奔跑”委员工作室围绕黄精产业开展调研、协商,提出了系列创新务实、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促进了黄精产业进一步发展。
“益起奔跑”委员工作室是全市首批授牌的9个市级政协委员工作室之一,还获评市政协“优秀委员工作室”。委员工作室以高质量履职助推高质量发展,正是石柱县政协履职为民,擦亮协商民主“辨识度”的生动实践。石柱县政协将委员履职平台创建纳入全县重点改革任务和典型创新案例培育,不断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片区)群众制度机制,制定质效运行考评办法,挂牌运行委员工作室13个,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不仅是委员工作室,“渝事好商量·‘石’事实说”协商平台也成为极具石柱辨识度的履职品牌。在这个协商平台上,委员们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广泛收集民意,将议事会议搬到园区企业、学校、医院、居民小区、公园广场、农家院坝,让群众、委员、部门负责人现场看、现场听、现场问、现场答,推动解决了一大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目前,该县政协已初步构建起“政协在身边、服务在眼前”的政协基层协商新格局。
提交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政协委员履职为民的重要方式。石柱县政协严格落实县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机制,对重点提案办理情况开展“双向民主评议”,检验提案“提”“办”工作质效。2024年,共征集提案261件、立案231件,已全部办结。《加大我县泵阀产业发展支持力度》《防止规模性返贫的风险压力分析及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我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事关民生福祉的提案得到有效办理,委员满意率达到93.5%,较去年提升1.3个百分点。
为畅通社情民意“直通车”,石柱县政协组织专题培训,制定工作方案,组建社情民意“常委+骨干+机关”三支队伍,引导广大委员在界别群众工作中找切口,在履职活动中谋良策,及时反映接地气、暖民心的意见建议。2024年,石柱县政协整理报送高质量社情民意信息46篇,被市政协采用6篇,转报全国政协4篇。《关于规范农村建筑垃圾治理的建议》等获县委、县政府领导肯定交办7次,“小信息”发挥了大作用。
凝聚共识 画好团结奋进“同心圆”
人民政协因团结而生、依团结而存、靠团结而兴。石柱县政协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广泛凝聚思想共识,充分发挥政协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引导广大委员和界别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画好团结奋进最大同心圆。
石柱县政协注重上下联动,促进横向交流,加强内外联谊,主动加强与社会各方面、各领域、各阶层广泛联系,密切与石柱籍在外人士联络交流,着力搭建更多了解石柱、关心支持家乡建设的优质平台,赋能石柱发展。同时,深度参与周边省市政协协商议政会、政协工作联系会等,与四川、湖北、贵州等省市县政协相互学习交流,宣传推介石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成果。
除了拓展联系聚共识,石柱县政协还深化团结合作凝聚“向心力”。该县政协通过界别(片区)谈心、联络联谊等多种形式,加强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交流,主席会议成员全年常态化走访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72人次,推荐委员参加监督评议、座谈听证、专项检查等活动120余人次,广泛收集并及时回应意见建议26条,零距离倾听委员声音,面对面回应委员关切。
以民心为圆心,合力画好同心圆。石柱县政协深入落实“五联系两包保”工作制度,切实履行“河长制”“林长制”工作职责,主席会议成员常态化走访联系重点项目93次、重点企业69家次,联系乡镇161次,协调解决问题75件,推动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八张报表”、国企改革风险防范化解等重点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以文聚人心,以史增共识,石柱县政协在文史宣传方面同样成效满满。2024年,该县政协注重挖掘和收集文史资料,深入推进“书香政协”建设,7幅代表作品在“书画新时代·礼赞新重庆”书画展参展,充分展现石柱风采。着眼委员履职、提案办理、民主监督、协商视察调研等方面的新成果、新经验,155篇稿件在央级市级媒体刊发,广泛宣传石柱建设成就,助力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一年来,石柱县政协的“朋友圈”越来越广,“同心圆”越画越大,政协故事越讲越精彩。
逐梦新征程,聚力再出发。石柱县政协将继续着力提升协商议政质效、着力提升协商式监督水平、着力提升协商民主凝心聚力功能、着力提升协商民主品牌影响力,为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政协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