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议事”强治理 邻封发展探新路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乡村是最基本的治理单元。近年来,长寿区邻封镇积极探索“五五议事·合和共兴”议事工作模式,创新实践乡村治理新路径,聚焦群众所需所想,全力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创新议事协商模式 激活治理新动能
邻封镇创立议事协商工作新模式,做到多元整合,形成有辨识度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切实解决。
曾经,该镇邻封村一组村民聚集地的产业路坑洼不平,交通运输困难,严重影响村内整体经济发展。一组小组长记录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向邻封村“两委”提交议题。在村“两委”的引领下,两次召开道路修建专题协商议事会,多方联动化解难点痛点堵点。
仅用两个月,一条长3.2公里、平整宽敞的乡间小路便打通了一组村民运柚渠道,村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显著提升。
“五五议事·合和共兴”这一议事工作模式激活了邻封镇乡村治理“神经末梢”。在保证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基础上,该镇成立议事协商小组,明确村议事协商由干部类、组织类、代表类、监督类、其他相关类共五类主体参与,明确议事协商内容涵盖经济、民生、文化、生态、社会五个方面;在议事会的组织、召开、形式上,创造性提出“自主+组织”“定期+随机”“集中+分散”“线上+线下”“灵活+固定”五种议事形式;健全村级议事协商规范,严格按照“定、商、决、办、馈”五步法,即确定协商议题、组织协商会议、表决协商事项、运用协商结果、反馈协商成效进行议事协商;积极做好组织领导、宣传教育、协商能力、阵地建设、成果实施五点保障,激发村民参与活力、凝聚参与合力。
乡村治理成效显 议事经验获全国推广
撂荒土地怎样处理?村民收入如何提高?依托“五五议事·合和共兴”议事模式,邻封村“两委”举行议事会,经商议决定,将撂荒土地用于发展“十里柚乡·百里花海”乡村生态观光园重点项目;并以“零租金”新模式将撂荒土地流转给企业种植油菜花,发展乡村旅游。同时,鼓励村民借助旅游热潮,进行农副产品销售或开展农家乐等旅游服务产业增收致富。随着协商议事实效提升,当地撂荒土地“转”起来,村民腰包“鼓”起来。
顺民意暖民心,这一套议事协商机制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让邻封镇在多个维度上取得稳步发展。该镇大力发展特色柚林业,村集体经济组织累计收入突破50万元,村集体企业年创收20万元以上;大力发展旅游业,实现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乡村旅游年收入超5000万元,拉动4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该镇还利用 “五步议事法”,完成村规民约修订、村志愿者服务管理体系建立等,规范村民行为。
该镇的村级议事协商机制已顺利通过民政部评估验收,作为经验在全国推广。
下一步,邻封镇将坚定不移地推动议事协商机制的完善,进一步释放协商民主的魅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江孟洁/文 长寿区邻封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