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改革 优服务 提能力
重庆供销:蹚出为农服务新路子
2024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2588亿元、同比增长6%,利润总额10.58亿元、同比增长6%;近3年连续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考核一等奖……翻开过去一年的成绩单,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可谓收获满满。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深耕巴渝大地74载的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始终与时代同行、与“三农”同步,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系统的平台作用与桥梁纽带作用,抓改革、优服务、提能力,推动农村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综合改革持续走深走实,“三位一体”改革成效明显,基层组织基础更加巩固,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蹚出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抓改革 实现重点领域新突破
2024年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的改革着力点在哪儿?答案就是综合改革、“三位一体”改革、社有企业改革。
在综合改革方面,联合社治理机制持续完善,所有区县全面完成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制度建设,初步构建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基层供销社与农民合作社建立股份合作关系1998家、生产合作关系1538家、开展产销服务1649家,率先出台《重庆市供销合作社条例》地方性法规。
在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改革方面,市、区县、乡镇三级农合联为农服务体系初具规模,已成立市农合联和柑橘、榨菜、脆李、花椒4个产业农合联,全市共组建农合联132个,吸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涉农企业等会员3400余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育,新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专业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主体1800余家。流通渠道加快融合,集寄递物流、农村电商、普惠金融等于一体的“邮运通”新模式广泛推行。信用服务加快推广,推出“花椒贷”“种子贷”等30余款特色信贷产品,撬动金融机构投入改革信贷资金超过300亿元。
在社有企业改革方面,引导社有企业系统谋划推动“止损、瘦身、提质、增效”,社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直属社有企业关停并转10户、重组整合企业集团4户,盘活资产2.56万平方米、盘活率25%。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政府保供企业26家。
此外,重庆市供销合作社还着力强党建,奋力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与此同时,基层组织体系提速建成、流通基础设施加快汇点成网、废弃农膜回收利用网络基本形成,服务阵地迈上新台阶。
优服务 探索联农助农新模式
“动作快、效率高、省钱省力,我还可以腾出时间来做其他活儿。”1月8日,回忆起去年春耕时调动数字农机来服务的场景,垫江县鱼龙村水稻种植基地负责人高伦武感到十分满意。
当时,高伦武用手机登录上重庆智慧农服数字农机跨区调度平台,详细填写作业地址及基地面积,“一键”下单。平台立即收到高伦武的服务需求,并对农机进行实时跨区调度,第二天清早,3名农机手就来到高伦武的稻田开展整地备耕工作。“农机手操纵的乘坐式插秧机一天插秧面积达50亩,比传统手扶式插秧机效率提升3倍,一亩地可节约成本100元左右。”高伦武说。
科技感十足的为农服务平台,在田野间润物无声地发挥着妙用,这正是重庆智慧农服集团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生动写照。近年来,重庆市供销合作系统按照“搭平台、建体系、树品牌、强服务、增效益”的思路,逐步构建起“1+4+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重庆智慧农服集团为龙头,打造市级农业社会化服务总部中心,与区县社合资成立21家智慧农服子公司,建成427个乡镇服务站、4103个村级联络点,培育各类农业生产专业化服务队伍多达516支,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不仅如此,重庆市供销合作社还围绕不同经营主体需求,推出“保姆式”全托管、“菜单式”半托管、个性化“交钥匙”等服务模式,分类解决农业经营主体缺市场、单个农户办不了办不好、城市工商资本下乡缺管理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年均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超1000万亩次。
提能力 激发转型升级新活力
以农产品品牌建设为切入点,以数字化平台聚力赋能,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推动着我市供销合作系统综合改革一步一个脚印,走实走深。
自动化上料、洗果、杀菌、保鲜、三维分级(重量、糖度、色度分级)……2024年3月,三峡柑橘忠县鲜果集散处理基地(一期)投产启动,车间内一道道鲜果处理工序有条不紊。这是市供销合作社推动重庆三峡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三峡柑橘”区域公用品牌、助推橘农增收致富的为农服务项目。目前,重庆三峡柑橘集团已与北京华联生活超市公司等多家合作方代表签约。打开柑橘销路的众多库区农户,亦从中受益颇丰。
目前,探索丘陵山区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被农业农村部评为60个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之一向全国推广;智慧农服集团自有化肥品牌“乐途”“乡知乡伴”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合资打造智慧星光农机自主品牌,山地特色农机装备深受市场青睐;共同培育“三峡柑橘”“寻味武隆”“龙乡水土生”等区域公用品牌,助力“土特产”卖得好、卖得远。
在加快品牌建设的同时,平台建设也热火朝天。为深入推进“数字供销”建设,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一件事”为切口,打造“村村旺农服通”农业农村综合服务应用,入选“重庆数字乡村十佳示范案例”。自成立以来,“村村旺”已成为重庆涉农综合平台的一张“金名片”,已完成系统主体功能及驾驶舱开发,在3个区县开展测试,于2024年底前实现三级贯通、形成实战实效。
未来,在“村村旺”的升级版中,“经济·村村旺农服通”等涉农应用场景还将深度开发,不断完善农产品交易链,打造出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数字化为农服务平台,全面建成农事“一张网”。
与此同时,重庆市供销合作社产业链条不断拓展,建设运营肉食品、粮油品等精深加工项目和中央厨房、水果分拣等初级加工项目6个,打造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市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5家。精准投放涉农信贷担保服务,累计向各类涉农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担保17亿元,帮助化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