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01月19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两会特刊 乡村振兴(重庆)数字产业研究院:数智赋能强『三农』 乡村振兴加『数』跑

版面翻页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两会特刊
36

乡村振兴(重庆)数字产业研究院:数智赋能强『三农』 乡村振兴加『数』跑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的重大部署,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必由之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宏伟蓝图下,数字技术的力量犹如一股强劲的东风,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源源不断地融入广袤而充满希望的乡村大地。它如同一股清新的泉水,滋润着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为乡村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发展智慧农业,缩小城乡‘数字鸿沟’”。顺应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数字技术已然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内核,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突破口。

在国家大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宏大背景下,中国联通积极响应并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央企责任担当,主动作为,与重庆市人民政府紧密携手,共同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合作篇章。2024年2月8日,乡村振兴(重庆)数字产业研究院应运而生。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联通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在乡村振兴领域的深度合作迈出了关键一步,共同探索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新模式。乡村振兴(重庆)数字产业研究院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科技创新与乡村实际需求,致力于将最前沿的数字科技成果转化为乡村发展的强劲动力,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为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进程的推动者和引领者,乡村振兴(重庆)数字产业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便毅然肩负起以先进数字技术深度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的光荣使命,始终紧扣中国联通集团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抓住“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的关键逻辑,牢记建院初心,发挥新时代下央企的责任担当,以“三农受益、政府满意、联通发展”为目标,依托中国联通一体化能力聚合、一体化运营服务优势,坚持高效、协作、创新工作理念,以实际行动积极开辟多条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数字驱动 开启智慧农业新路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将数字技术与实体农业紧密结合,实现“农业+数字技术”,驱动农业全产业链转型,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加快形成乡村产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积极探索智慧农业方向,打造创新数字产品赋能农业农产转型升级。

打造“联通青鸾—低空慧眼”。在各类无人机、无人车上内置芯片,提供边缘计算支持,通过AI视觉算法,结合“北斗”定位系统,确保在多变环境中实现精确定位与避障。通过多机协作、自动巡检、精准监测、高效灵活运输等功能,实现节肥10%,增产5%,运输效率提升五倍,运输人工成本节约40%-50%以上,并在森林、矿区等场景亦可有效应用。

搭建“联通耘丰·未来农场”。通过精准生产、农情监测、灾害防控、智能灌溉、智能农机五大功能,实现农作物耕、种、管、收全程无人作业。解决了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中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失引起的“谁来种地”难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收入,节约人工成本50%,节约农资投入品10%,实现亩产提高5%。

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聚焦重庆市潼南区,以建设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区域综合性试点为契机,打造一系列具有“西部领先、全国进位、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示范应用场景,树立数字乡村新标杆。为结合当地特色产业谋划好顶层规划和场景应用,坚持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并自主研发,通过AI赋能种苗、育苗,形成作物生长和病虫害模型,以数字孪生为展现形式,视觉补苗、水肥一体化、溯源和巡检等多功能协作,实现多环节无人化作业,较人工作业效率提高10倍以上。通过AI赋能种植的银河系列小番茄,亩产达万斤,每亩收益在1.6到3.8万元。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将持续以潼南为标杆项目孵化基地,不断输出优质产品应用,并把应用成效推向全国,助力提升智慧农业应用水平。

数字赋能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提升农村整体发展水平的关键环节,更是实现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聚焦农村化粪池、沼气池、池塘(鱼塘)等受限空间场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感知、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打造“农村受限空间监管平台”,以数字化技术赋能场景感知、智能告警、应急处置与智能分析等功能,实现对危险源的实时感知告警、自动控制、精准处置、闭环管理,填补农村受限空间安全监管的空白,解决农村在排除化粪池、沼气池、鱼塘等场景风险,缺人、缺技术、缺监管的难题,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动安全生产迈上新台阶。

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围绕乡村高效能治理,不断提升联通数村平台运营服务能力,贴近乡村治理实际场景,将智治手段嵌入基层治理体系,发挥数字技术在基层治理、平安乡村、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其中包括重庆市巴南区“新槐村-数字乡村大脑”、重庆市丰都县“红旗寨村村民委员会-数字乡村驾驶舱”等典型应用。该平台现已赋能重庆2400个乡村,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数字普惠 破解乡村发展难题

乡村民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乡村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发展水平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和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新一代数字技术为城乡设施、服务有机衔接提供了解决方案,为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资源的城乡共享提供了可行路径,为改善乡村生活条件和宜居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在市农业农村委牵头下,携手市农业科学院、市供销电商、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三农AI联合实验室,共规划10个大类24款应用产品,针对乡村民生领域研发“青囊AI医药”和“文枢AI教育”,缩小城乡医疗服务和教育资源差距。其中,AI医药已与重庆市万和、和平、桐君阁等千余家门店达成试点协议;AI教育在重庆市酉阳一中、酉阳二中等全市50余所中小学试用,显著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有效解放教师生产力。

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与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共同开展“农事服务一张网”的建设运营工作,通过“村村旺农服通”与数村平台的深度融合,提供产销对接、社会化服务、信用评价等功能,系统性解决涉农经营主体“找市场,找服务,找资金”的难题,以数字技术赋能农事服务,惠及更多乡村。

乡村振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乡村振兴数字产业研究院作为这场变革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将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以数字技术为引擎、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不断探索和实践,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在乡村振兴领域的战略作用,让新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新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新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为推动乡村振兴事业迈向新台阶做出更大贡献,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重庆)数字产业研究院 文/图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