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01月19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两会特刊 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全力释放新动能

版面翻页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两会特刊
42

助推江津建设现代化新重庆枢纽之城

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全力释放新动能

临近春节,市、区级“两会”代表委员走进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跃然眼前:园区内重点建设项目如火如荼,企业生产线全速运转。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和珞璜港,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和长江货轮的汽笛声此起彼伏,交相辉映,共同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江津,作为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的承载地、先行区和核心区,正充分发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多重叠加优势,全力建设现代化新重庆枢纽之城。在这一建设过程中,重庆江津枢纽港产业园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正通过多种方式,为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贡献自己的力量。

延伸物流网络 搭建跨境物流新舞台

从2024年年初起,来自老挝的班列就开始源源不断地抵达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助推重庆实现与东盟之间的跨境铁路冷链通道“双向对开、常态运行”新格局。

“这对江津乃至整个重庆的冷链物流行业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突破。”重庆新陆海供应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以香蕉、榴莲等东盟水果为基础货源,常态化开行中老泰冷链班列,并持续优化冷链物流全链路运输方案,提供报关、装卸监督、箱内温度监控、货物追踪等全流程化一站式服务。”

目前,江津正依托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的建设,持续做大做强中国西部-东盟农产品进出口冷链特色产业链,打造全市重要的东盟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及生活服务基地。

不仅如此,江津还在不断拓展物流网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5月12日,舟山至重庆江海直达航线首航测试班轮顺利抵达江津珞璜港,实现了万吨级海船驶入长江上游的历史性突破。“这为大宗商品进出川渝地区创造了新路径,也为重庆扩大开放、繁荣临港经济拓展了新空间。”重庆江津枢纽港产业园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随着江海直达航线的开行,将推动“外贸大宗商品”保税运输直接入渝,拉动保税仓、保税物流中心建设,促进经营主体加大投资布局重庆。

重庆江津枢纽港产业园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还透露,江津已经实现了中老泰马跨境铁路班列的双向对开,将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班列线路进一步延伸至中南半岛末端。这些举措无疑将进一步提升江津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的地位和作用。

加强国际合作 铸就对外开放新标杆

在重庆江津枢纽港产业园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的不断努力下,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的开放体系格局正在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2024年7月,重庆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江津珞璜港区获得了国务院的正式批复。这意味着珞璜港将成为成渝双城经济圈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为江津乃至整个重庆的对外贸易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9月,珞璜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的验收投用,标志着江津‘一区两场所’(江津综合保税区、小南垭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珞璜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开放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综合物流枢纽将迎来大发展。”江津综合保税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现在,进出口货物可以在港口“一站式”办理报关、查验等手续,与小南垭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江津综合保税区形成有效联动,进一步打通了出海出境的“主动脉”,强化了区域协同的“微循环”。

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正在积极推进“运贸一体化”班列的高质量开行,并探索推动国际物流和产能合作。深度融入中老经济走廊建设,推动与老挝、泰国产业园区的“三国三园”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落地实施。

“目前,我们已经与泰中罗勇工业园、老挝万象物流园、老挝磨丁经济特区等境外园区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重庆江津枢纽港产业园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与海外园区的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

提升智慧能级 打造枢纽通道新引擎

在提升枢纽服务运营水平方面,重庆江津枢纽港产业园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同样不遗余力。近年来,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不断完善枢纽通道基础设施、做强通道品牌、拓展通道路线,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多式联运基础设施体系。

2024年8月,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货场扩能改造工程竣工,该中心的集装箱自动化作业区正式投入使用。这一升级不仅实现了集装箱装卸、堆垛、翻箱等全过程的全自动化操作,更通过无人值守装卸作业与铁路货运生产作业及管控平台的实时、准确联动,精准把控作业流程,有力推动了货运量的持续增长,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的高质量开行注入了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珞璜港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水上枢纽,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与铁路、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实现无缝对接,构建起高效、便捷的多式联运体系。江津区与陆海新通道公司、华立集团、上海格林福德国际物流等业界巨头携手,共同成立了供应链公司,并搭建了东南亚跨境供应链服务中心。此外,与宁波国际物流集团的合资合作,也进一步推动了枢纽和口岸的数字化升级进程。

据了解,江津还在加快智慧枢纽建设步伐。目前,枢纽港产业园智慧物流服务平台一期项目——“一区两场所”海关一体化监管平台已经得到了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的支持,将纳入“数字陆海新通道”统筹建设。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借智借力提升枢纽服务运营水平。”重庆江津枢纽港产业园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园区还将积极推动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珞璜港等枢纽节点的智能化改造和升级,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优化营商环境 谱写招商引资新乐章

2024年10月22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江津专场上,江津区在招商引资方面,对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明确了三大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先进成套装备、先进材料以及现代物流及供应链。

“我们重点聚焦冶金装备、农机装备、航空航天装备、医疗装备等领域,已经引入了中国五矿和中国中冶下属的中冶赛迪集团等知名企业。同时,我们还将聚焦铜材料、轻合金材料、钢铁材料等领域,打造有色金属加工、绿色管材等产业集群,目前已落地新加坡GKE,荷兰世天威等项目。”重庆江津枢纽港产业园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正在积极引进现代物流及供应链企业,重点聚焦铁公水多式联运、冷链物流分拨、综合保税加工、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等领域,菜鸟天猫国际西南自营仓等项目建成投入运营。“这些企业是整个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的基础和先导,江津将为它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支持。”

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江津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打造“江津速度”,让前来落户的企业拥有“签约即投产”的全新体验。“我们为投资者提供了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从项目洽谈、签约到投产,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跟进和协调。同时,我们还为投资者提供了土地、厂房、办公用房等全方位的配套支持,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落地并快速投产。”重庆江津枢纽港产业园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江津区正在积极推进融城通道建设,进一步拉近枢纽港产业园与主城区的距离,降低物流成本。“这些举措无疑将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落户江津,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

整合优质资源 形成产业进阶新合力

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是重庆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标志性工程,也是促进成渝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更是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的重要抓手,江津作为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的承载地、先行区、核心区,将立足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定位,突出“枢纽”和“产业”两个关键,加快推动通道建设与经贸产业融合发展,全力建设现代化新重庆枢纽之城。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24年11月,江津区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动员大会召开,吹响了新一轮国企改革攻坚的冲锋号,发出了打造现代化新国企的进军令。为了保障重庆枢纽港产业园能够高速发展,江津区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战略性重组,以枢纽港集团为核心,整合优质资源,形成强大合力。以重庆江津枢纽港产业园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的战略性重组、专业性整合和市场化转型顺利推进,全力打造具有江津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新组建的枢纽港集团定位为现代化的枢纽新城开发运营服务商。公司统筹管理原综保集团、珞城实业公司(珞璜建司)的存量资产以及重庆江津玉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涵盖枢纽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园区运营服务、产业发展以及资产资本运营等多个领域。

目前,重庆江津枢纽港产业园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正在聚合力量,用好境内外行业协会、大型企业合作资源,加强与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东盟国际货运代理协会联合会、东盟各商协会的合作,发挥好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多式联运人才实训基地、东盟国际货运代理协会联合会重庆联络处作用,推进与东盟伙伴国供应链体系及海外网络共建共享。

拓展服务领域 擦亮区域经济新品牌

2024年6月,江津区委十五届七次全会提出,牢牢把握国家多重重大战略在江津交汇叠加和重庆枢纽港产业园落地江津的重大机遇,迭代升级现代化新江津建设目标体系工作体系,重点打造“一枢纽三高地”。

一方面,江津全力发挥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综保区等开放发展四梁八柱作用,提升多式联运辨识度,深化经济腹地货运支撑。

同时,着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先进制造业新高地,夯实江津经济“最强底盘”。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开新枝、发新芽,不断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协同建设川渝毗邻合作平台,纵深推进泸永江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成效。瞄准新赛道,布局未来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把握工业发展主动权。

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宜居宜业新高地方面,坚持以数字赋能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以产业“接二连三”推动乡村振兴,以农业“三化”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构建形成城乡各展其长、各美其美的融合发展新格局。

此外,江津还着力打造服务高品质生活新高地,充分发挥大通道、大平台、大产业和专业市场群“买全球、卖全球”优势,发挥消费品工业集聚优势,发挥旅游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富集优势,切实为全市和周边区域居民提供高品质生活服务。

(重庆江津枢纽港产业园运营集团 文/图)

2024年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大事记

【2024年2月】

20日,来自老挝的冷链班列在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进站,这标志着重庆与东盟之间的跨境铁路冷链通道迈进“双向对开、常态运行、特色商品”新时代。

【2024年4月】

18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了在江津珞璜片区举办的重庆枢纽港产业园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活动,吹响了重庆枢纽港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2024年5月】

12日,舟山至重庆江海直达航线首航测试班轮到港接航仪式在江津珞璜港举行,从舟山港驶来的“创新5”号江海直达班轮进靠珞璜港,实现了万吨级海船直入长江上游的历史性突破。

【2024年6月】

27日,满载40个标准集装箱化工品的陆海新通道跨境铁路班列从重庆江津小南垭站鸣笛启程,途经老挝、泰国,于9天后抵达马来西亚;与此同时,来自东盟各国的农产品、食品和生活用品共48标箱从马来西亚雪兰莪双溪威站相向出发,同样仅9天就到达了重庆。

【2024年7月】

重庆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江津珞璜港区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

【2024年9月】

珞璜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正式验收投用,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成为全市首个同时具备铁路和水路运输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区域。

此外,9月24日,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先进机电装备和物流产业园项目开工。该项目是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的重大牵引性、示范性工程。

【2024年11月】

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启运港退税政策实施范围的通知》,明确自2024年12月1日起,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新增5个方向的启运港站点,其中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作为重庆3个站点之一。

■新闻多一点

做足江津玉“文章”

为重庆珠宝玉石产业注入新活力

2024年10月,“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了江津区专场。会上,江津区相关发言人表示,将力争把江津玉打造成为“中国名玉”和重庆地域文化新名片。此外,江津还将依托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的优势,推动全国产玉的地区共同组建玉石联盟,形成具有巴渝特色的珠宝玉石品牌效应。

据了解,江津玉是近年在江津发现的一种色彩丰富、具有鳞状皮纹的石英质籽玉,是全国唯一的二次河磨玉石,其摩氏硬度、相对密度、折射率等达到宝玉石级别,且不同程度富含硒元素。江津玉的发现不仅填补了重庆一直没有玉石产地的空白,更为江津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重庆江津枢纽港产业园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统筹管理的江津玉产业方面的公司,去年以来,重庆江津玉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做足江津玉“文章”,在江津玉产业的开发、研究和推广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为重庆珠宝玉石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三届重庆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重庆江津玉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携带江津玉精美新品首次亮相,便受到了市民的热烈追捧。同时,该公司的江津玉文化展示销售专柜也成功入驻渝中区的武陵文旅推广中心、解放碑环球购物中心乌拉圭馆等,让江津玉实现了在中心城区的亮相梦,吸引了众多玉石文化爱好者及业内专家的目光。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江津玉资源,推动江津玉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重庆江津玉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经过多方整合资源,精心培育并成立了大师工作室,旨在传承和弘扬江津玉文化,提升江津玉的艺术价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大师们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江津玉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希望培养更多的玉石雕刻人才,为江津玉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近年来,江津区也采取了多项措施,积极推动江津玉产业的发展。区里先后完成了资源普查以及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正式发布实施了《江津玉鉴定》《江津玉分级》两项重庆市地方标准。同时,还举办了多场玉雕比赛和职业技能竞赛,江津玉雕刻作品在比赛中屡获佳绩,进一步提升了江津玉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当前,重庆市委、市政府正在培育建设国际消费品中心城市,珠宝玉石产业作为重要的消费品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江津作为打造重庆珠宝玉石产业集聚区的重要担当,正积极响应全市推动珠宝玉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重庆江津玉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也将充分发挥江津玉独特的品质和魅力,努力创作更多的江津玉系列特色文创产品,为重庆珠宝玉石产业增添新的光彩,为重庆打造国际消费品中心城市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数说 枢纽港产业园

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是重庆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等国家战略的重大标志性项目,按照“一核两廊”进行规划建设,包括先行区、拓展区和联动发展区。“一核”即核心区域,由先行区和拓展区共同构成;“两廊”即沿长江产业走廊和沿科学大道走廊,规划布局联动发展区。

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江津班列累计到发1804列,同比增长48%,全市占比40%,排名第一位;

中欧班列共开行98列,同比增长22.1%;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货运班列共开行180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上穿梭巴士共开行208航次;

中老、中老泰、中老泰马等东南亚跨境铁路班列共开行18列;

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全年货物到发量1025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25646TEU;珞璜港全年货物到发量771.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58600TEU;

完成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外贸进出口总额约82亿元(据企业统计数据),货物涉外收支总额2.7亿美元;

跨境电商交易单量396万单,交易额3.8亿元;

实现平行进口汽车189台,货值约2400万欧元;

出口整车及KD件4474辆,货值6709万美元。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