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数字重庆基本能力建设
奋力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标志性成果
建设数字重庆,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关键变量,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性抓手。市大数据发展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整体设计、系统推进,全力推动三级治理中心基本能力建设实现突破性进展,加快形成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实用实战标志性成果,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2024年,一体化公共数据平台和三级中心一体贯通平台,获得第一届重庆市改革创新金奖;建设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改革,分别获得2023年度重庆市改革发展最佳实践案例、最佳实践提名案例;“渝快办”政务服务一体化工作平台入选2024年数字政府卓越贡献奖,政务服务一网通入选第一批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重庆市入选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城市,其中“一网多用、一网多能·全域自主可控视联网安全网络底座”“推进三级治理中心建设·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入选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
持续健壮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筑牢超大城市数字孪生底座
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将全市分散在市级部门和区县的数据、云网、组件等数字资源综合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全市数字资源一本账管理、一站式浏览、一揽子申请、一体化配置,打破“信息孤岛”“数据烟囱”,有效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主要实现了八个“一”:
实现数字资源“一本账”
数字资源是一体化平台建设和数字重庆建设的重要基础。建成全国首个市域一体建设、两级管理、三级贯通的公共数据资源体系,形成向上联接国家政务大数据平台,横向联通全市所有市级部门、中央在渝机构、企事业单位,向下纵贯全市所有区县、乡镇(街道)的一体化数据底座。打造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的管理服务系统(IRS),对云网、数据等各类资源综合管理,实现了数字资源全量化编目、一体化申请、智能化开通、全周期管理。目前,全市数据归集、共享超15万类,数字资源开通时间从“小时级”跃升至“分钟级”。
实现数据要素“一组库”
统筹打造自然人、法人等基础数据库,推动建立产业经济、创新创业等特色专题库,探索构建全国首个时空基础数据库,支撑便捷出行、低空经济等场景应用建设。形成数据分级分区分层分域管理能力,建设1个市级、41个区县、1031个乡镇(街道)公共数据仓,并在数据仓内划分部门空间、应用空间,有效保障数据安全。提升数据资源供给质量,数据治理合格率跃升至94%,为数据要素流通打下坚实基础。成为全国首批参与数据直达基层试点的省市,打通国家到市、区县、乡镇(街道)的“数据通道”,推动数据回流基层、运用实战。创新建设西部数据交易中心,打造低空经济、汽车、金融等特色数据交易专区,上线全国首个基于“一链一码一指纹”的数据资产登记平台,跻身全国数据交易场所第一梯队。成功举办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重庆分赛,选送项目获全国总决赛交通运输赛道一等奖。
实现算力存储“一朵云”
统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内率先提出行业领域全覆盖、异构云平台全纳管的动态调配机制,创新打造全市统一的安全可信、自主可控政务云,开展私有云迁移攻坚行动、迁移率达96%,提升政务云“集中部署、一体管理”能力。打造西部算力调度平台,接入四川、贵州、新疆等多个省(区)算力资源,实现西部地区算力资源统一调度利用。实施“疆算入渝”国家试点任务,建成全国首个基于视联网的100G带宽算力传输网络,首批“疆算入渝”算力规模超1000P,为全市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的算力服务。
实现通信传输“一张网”
迭代升级政务外网,全国首创打造政务外网与视联网“一网两线”异构主备市域示范网络,全面推进全市各类专网整合撤并至“一网两线”,推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互通、业务协同。提质建设视联网,创新构建自主可控、非IP的重庆全域安全网络底座,实现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网格5级全覆盖。
实现感知态势“一张屏”
建成国内首个“松耦合、分布式、多层级”感知系统架构,全量接入分散在政府、社会的摄像头及无人机、RFID复合智能采集终端、北斗定位等感知设备,接入量居全国前列。推动感知资源精准落图,及时汇聚呈现在三级治理中心数字驾驶舱城市地图上,实现对全市感知资源“一屏统览”,有效提升超大城市灾害预警发现能力。
实现能力组件“一盘棋”
构建能力组件矩阵,开辟综合场景、中心城区等特色专区,累计上架能力组件530个,形成“最快系统部署、最小投入代价、最佳实战效果、最大数据共享”组件供给能力。完善AI+组件体系,上架洪峰淹没分析、政务证照识别等AI+组件,为城市治理、政务服务精准赋能。
实现空间治理“一张图”
构建全国首个市域一体建设、二三维一体、全域共用的空间底座,建成国土空间综合信息系统(GIS),归集空间数据超700余类,发布空间图层达1200余个,建成40多个“多规合一”专题图,实现全市“一图掌控”。推动全市乡镇(街道)、村社、网格L2级实景图全覆盖,高效助力可视化“挂图作战”。
实现政务服务“一体办”
重构“渝快办”全面上线,打造全国首个“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深度融合的政务服务总入口,构建全国领先的AI政务服务体系,提升好办易办快办能力,为企业群众提供24小时在线智能咨询,真正跑出服务“加速度”。迭代升级“渝快政”,打造全市政务协同、一体办公的数字化履职总入口,全面实现组织在线、沟通在线、业务在线。
创新打造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建强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智能中枢
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是数字重庆建设的最大特色、最大亮点,是推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智能中枢。通过打造“一体部署、三级贯通、五级调用、多跨协同”的三级治理中心,运用数据流打通业务流、决策流、执行流,横向协同六大应用系统,纵向实现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贯通,全面提升超大城市发展能力、服务能力、治理能力。
形成板块跑道系统集成能力
迭代板块跑道建设能力,聚焦城市运行和治理最重要最现实最迫切的领域,科学划分从宏观到微观的管理单元,合理设置党建统领、经济发展等八大板块,逐级细化数字人大、数字政协等70条跑道以及人大监督、政协协商、服务职工群众等255条子跑道,并与六大应用系统和基层“141”体系跑道、子跑道全面对齐。迭代KPI全时全量监测能力,从定性到定量,设置全局性、战略性、紧迫性的KPI500余个,可评价占比超30%,高效监测反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迭代体征指标运行感知能力,接入实时性、预警性、回溯性和可评价性的体征指标3000余个,实现了城市生命线、交通出行等方面实时动态监测,有效对城市精准“体检”、实时“画像”。
增强韧性安全城市建设能力
聚焦感知预警、决策处置、监督评价、复盘改进等城市治理关键环节,加快提升三级治理中心闭环管控能力,确保城市治理在日常情况下高效运行、极端情况下安全运行。全面提升感知预警能力,加快推动风险全落图、感知全接入、事件全接入、风险全提示,形成全市事件隐患风险精准纳管。全面提升决策处置能力,一体打造计算机控制总门户、情报汇聚总枢纽、监控侦察总支撑、指挥通信总调度,初步形成“看得见—呼得通—调得准—控得全—处得快”的C4ISR城市治理新质战斗力。全面提升监督评价能力,研究设立评价指标,分片区对区县定期进行评价晾晒。全面提升复盘改进能力,定期对多跨事件、典型案例、事件处置情况进行复盘,形成重大事件改进建议。
提升三级贯通实战能力
强化“3”与“6”高效协同履职能力,全量接入六大应用系统,有效促进“3”与“6”业务联动、深度融合。比如,“红岩先锋智慧党务”“渝才荟”“高楼消防”等应用接入三级治理中心,切实提高党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人才服务治理数智化水平,有效提升各地应对高楼火灾隐患灾害的预防处置能力。强化智能预案多跨协同能力,推动市级部门、各区县梳理配置6600余个,以数字化破解传统方式难以解决的问题。强化应用贯通实战实效能力,推动“政务·产业用地智治”等应用贯通运行,在排水供电、管道燃气、医疗住房等多个领域实战实用。强化事件高效处置能力,加快推动已接入应用的事件高效配置运转,事件单办结率超95%。
完善市带区县、带镇街、带村社体系能力
做优市带区县,聚焦实战枢纽作用发挥,一体带动平台支撑、数据赋能、应用实战,赋能区县实战实效。聚焦执行末端“最后一公里”协同高效执行,一体强化任务、事件、风险、责任清单化,乡镇(街道)基层高效执行能力不断提升。做实区县带乡镇(街道)、村社和网格,聚焦执行末端“最后一公里”协同高效执行,全量下沉风险点、感知资源、事件、图层等数据信息,一体推动任务、事件、风险、责任清单化,一体构建“区县—乡镇(街道)—村社—网格”指挥调度能力,一体联动事件处置预案600余个,乡镇(街道)基层高效执行能力不断提升。
探索构建超大城市治理模型赋能能力
构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体系,强化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智算算力资源供给,打造20类1千万条城市治理语料库。创新打造数字重庆大模型体系,部署通义千问、智谱清言等5个开源通用大模型,提速推动应急动员、社会治理等4个领域垂直大模型的模型训练工作,共同打造垂直大模型集群,形成大模型统一服务能力,供各级各部门直接使用。加快建设AI智能体体系,统一上线智能搜索、智能推荐、智能客服等通用智能体,推动开发人流密集管控、噪声扰民、消防安全等场景智能体,实现智能体定制开发、按需部署、共建共用。
下一步,市大数据发展局将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综合试点为契机,紧扣“2025年全面形成数字重庆基本能力”总体目标,聚焦超大城市发展、服务和治理难题,集中攻坚推动中心城区重点突破带动全市整体推进,全面形成三级治理中心基本能力,奋力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首创性标志性成果,推动数字赋能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 (市大数据发展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