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01月2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履职尽责担使命  同心协力谱新篇——2025重庆两会特别报道 奏响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奋进曲” “通”向民生关切   “道”出发展信心

版面翻页
履职尽责担使命 同心协力谱新篇——2025重庆两会特别报道
04

奏响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奋进曲”

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举行专题记者会

□ 本报记者 秦杰 文/图

1月19日,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专题记者会举行。

 

2024年,重庆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坚守稳定“两条底线”,深入实施“四千行动”,扎实推动“五个振兴”,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1月19日,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举行专题记者会。会上,6位市政协委员与市委农业农村工委有关负责人围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主题,共商发展大计,共聚发展合力。

行动“筑”根基 明晰乡村发展新方向

粮食产量创近16年新高;巫山脆李、涪陵榨菜、奉节脐橙品牌价值分别达到34.08亿元、379.24亿元、381.7亿元,均位居全国同品类前列;全市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达到43%,位居西部第一;“一县一策”推动山区库区高质量发展……过去一年,重庆广褒乡村发展活力不断迸发,全面振兴步履铿锵。

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副书记陈勇表示,我市乡村全面振兴成效显著,兼具综合性、协同性、可持续性特点,但短板也不容忽视。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还面临农业发展质量不高,高标准农田亟需提质量、增产能;农村基础条件仍然薄弱,路、水、电、通讯、物流等存在堵点、薄弱点,智慧农业·数字乡村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农民收入增速放缓,肉牛等部分农产品价格低迷,就业难度增加,财产性增收潜力挖掘不足等困难和问题,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谈及乡村未来发展方向,陈勇表示,重庆将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迭代实施“四千行动”,着力打造一批“西部领先、全国进位、重庆辨识度”的“三农”改革发展标志性成果,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加快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

科技“芯”驱动 引领乡村转型新飞跃

市政协委员、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夏庆友从事蚕学研究及蚕桑生物产业近40年,获授权专利70余项。他以养蚕工厂的诞生为例,讲述生物科技如何赋能蚕桑产业,实现产业价值倍增。

长期以来,我国虽是全球蚕业第一大国,可蚕茧生产多依赖传统人工采桑喂养。夏庆友大胆设想家蚕养殖工业化,带领团队攻克工厂化养蚕的核心难题——人工饲料研发。经过近10年钻研,成功研制出含30多种成分、全价家蚕饲料,降低成本与人力消耗,通过家蚕养殖分段化、农户养蚕省力化、收益稳定化,带动百姓增收,吸引更多人投身蚕桑产业。

夏庆友展望未来时满怀期待:“希望以现代养蚕工厂模式改变传统养蚕业的运作方式,打造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通过技术推广、服务支持与科普文创,引领全国蚕桑产业转型升级。”

除了生物科技赋能蚕桑产业外,过去一年重庆深挖数字技术潜能,发展“数字乡村”,数字化浪潮正重塑乡村面貌。市政协常委、乡村振兴(重庆)数字产业研究院董事长吴在学介绍,以潼南区为例,其作为国家数字乡村区域综合试点区,在20多位数字技术专家助力下,数字技术全面赋能农业与乡村治理。太安镇奉民菜园借助传感器和智能灌溉系统,实现水肥高效利用;无人机巡检助力病虫害防治与产量提升,蔬菜产量相较传统种植提高4至5倍。同时,AI监控守护农村安全。

吴在学期望央企、国企能发挥在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变革引领、高端人才汇集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让乡村振兴有“智”又有“质”,让广大农民群众收获扎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品牌“磁”引力 拓展乡村产业新圈层

“眼下,绵延千里的三峡柑橘红遍长江两岸,橙香四溢。到处都是果农、经销商、带货主播忙碌的身影,大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市政协委员、奉节县政协主席吴康轩介绍,三峡柑橘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如今成为筑牢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力量,综合产值近千亿元。

吴康轩认为,“三峡柑橘”品牌崛起,一方面得益于北纬30度优越气候与环境,品质上乘,畅销国内外;另一方面,坚持科技引领,数字化转型、机械化应用成效显著,不断更新品种、提升品质,完善品牌体系,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拓展多元销售渠道。他希望持续传承三峡人民勤劳朴实的精神,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做强品牌、做大基地、做畅流通,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让“三峡柑橘”香飘世界。

一边是柑橘品牌崛起,一边是榨菜产业发展。“重庆作为榨菜发源地之一,逐渐形成以涪陵区为核心区,长寿区、武隆区、南川区、丰都县和垫江县共6个区县的涪陵榨菜品牌种植区,获批长江上游榨菜特色产业集群,榨菜已成为我市一个具有特色优势的富民支柱产业。”市政协委员、涪陵区水利局局长刘彩介绍,目前全市榨菜产品覆盖全国各地,并出口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全市榨菜全产业链产值超过480亿元。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70万农民种植青菜头,增收32亿元。同时,深挖产业潜力,打造“榨菜+”发展模式,实现乡村旅游与科普研学等业态繁荣。

刘彩表示,当前全市正着力推进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打造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她希望重庆继续走好“科创+”“绿色+”发展路子,推动榨菜产业向品种多样化、种植机械化、加工智能化、产品多元化、品牌国际化发展,让更多群众参与到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来,把“青疙瘩”变成含金量更足的“金疙瘩”。

多元“聚”合力 焕发乡村振兴新态势

乡村要振兴,基础设施必先行。在市政协委员、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山区桥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周建庭看来,过去一年,我市城乡交通物流产业发展良好,“交通+”多产业融合发展态势积极,一体化交通建设推动城乡交通网络互联互通,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

为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周建庭认为,未来需加速推进城乡综合交通网络提质升级,如升级改造重点区域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强化重点产业通道物流靶向支持。尤其在重庆丘陵山区,要科学规划农业产业路,服务农业机械化,更好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繁荣。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市政协委员、重庆黄花园酿造调味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鄂峤表示,自2021年9月“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以来,重庆成果丰硕。政府积极作为,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与支持政策体系。众多民营企业踊跃参与,3年间,参与民企、帮扶村庄、实施项目数量大幅增长。“黄花园”作为行动的践行者,通过与涪陵区合作,实现带动农民增收与企业获取优质原料的双赢。她呼吁广大民营企业加入到“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来,为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贡献更大的民企力量。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