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感拉满——过年啦!
本报讯(记者 陈元洪)不知不觉间,乙巳年春节将至,重庆的大街小巷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
珍品剔红、非遗大漆,演绎“漆”彩华章;非遗展演、汉服巡游上演“遗”台好戏;非遗影像、文创市集营造热闹氛围……1月24日,“非遗贺新春 赶个年味集”解放碑主会场活动火热进行中,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赏、采购。
2025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在首个“非遗版”春节即将到来之际,重庆以“非遗”和“年味”为主线,在解放碑十字金街、沙坪坝三峡广场和杨家坪商圈以及重百新世纪百货川渝50家门店,同步开展“非遗贺新春 赶个年味集”活动,汇集了梁平木版年画、城口大漆、掐丝珐琅、大足和香等数十个本地非遗项目,联动北京、四川成都的非遗资源,重磅展出了雕漆等多件国礼级珍贵藏品。
这仅是重庆众多迎新春活动之一。
舞狮表演、剪纸体验、对联书写、年货购买……1月17日,2025年“非遗贺新春——年货购物月”重庆主场活动暨九龙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年货大集在杨家坪步行街举行;1月18日,江津区第二十届中山古镇“千米长宴”非遗民俗文化消费启幕,邀请市民和游客一起品年味、忆乡愁,共赴一场传统民俗盛宴之旅;1月22日,2025“非遗贺新春 古城过大年”重庆主会场活动启动仪式在铜梁区安居古城举办,从麻辣劲道的豆干到浴火狂舞的金龙,给予游客味觉、嗅觉、视觉等多方面“刺激”……
据悉,针对2025年春节假期,市文化旅游委统筹各方资源平台,围绕惠民文艺演出、公共文化服务、非遗体验展示、文化娱乐活动、旅游惠民消费、文博展览展出、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打造全市联动、内外协同的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全市文化旅游系统策划推出数千场次春节文旅主题活动,如各大景区景点共推出文旅节庆活动数百场,涵盖冰雪、温泉、非遗、国潮等多个方面;各大博物馆推出各类展览展陈300余个、互动体验活动100余项;聚焦“欢欢喜喜过大年”主题,策划实施“优质文化资源在身边”系列活动……让市民和游客在欢度新春佳节的同时,更能尽情畅享文旅带来的乐趣。
近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腰界镇南界村,书法志愿者在红军医院旧址为群众书写春联。 邱洪斌 摄
1月24日,解放碑十字金街热闹“开集”,市民在“年味”集市选购商品。 记者 廖文豪 摄
1月24日,大渡口博物馆“剪说中国年 花影绘春章”——乙巳蛇年新春民俗文化展,市民们正在欣赏新春民俗文化。 记者 廖文豪 摄
近日,大足区万古鲤鱼灯民间艺术团的成员们身着鲜艳的演出服,在万古镇鲤鱼灯舞文化体育公园开展展演活动。 何美林 摄
1月19日,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精彩的非遗火流星表演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 孙凯芳 摄
1月18日,江津区中山古镇“千米长宴”上,“打盆上菜”非遗技艺赢得掌声阵阵。 陈婷 摄
1月22日,铜梁区安居古城2025“非遗贺新春 古城过大年”重庆主会场系列活动举行。 郭洪 摄
1月23日,“渝味360碗”美食街区开街仪式暨“万名华侨华人在重庆过大年”活动在江北区举行。图为市民参加长桌宴。 曹检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