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肝正当时,请收好这份“肝”货
【受访专家】黄祎 重庆市中医院肝病科主任中医师
“春季是细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而肝脏是负责解毒、排毒功能的器官,因此负担最重。临床数据显示,春季肝病发病率显著升高,养肝在这一时期尤为重要。”重庆市中医院肝病科主任中医师黄祎提醒,春季养肝正当时,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和精神情志。
春季如何正确养肝?黄祎介绍,《黄帝内经》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饮食以平补为原则,重在养肝补脾。在饮食方面,要少吃酸味、多吃甘味食物来滋养肝脏。“此外,‘青色入肝经’,肝脏爱绿色。”黄祎说,绿色食物有助于肝气循环、代谢,有利于体内积热散发,建议多吃绿豆芽、香菜、春笋、莴笋、菠菜、香椿、荠菜、芹菜、油菜、柳芽、野菜等绿色食物。
“但也要注意,养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吃素或不吃油。”黄祎提醒,肝脏需要适量的脂肪来合成胆汁、帮助脂肪代谢,长期吃素或不吃荤腥可能导致脂肪酸缺乏,影响肝脏功能;还可能导致热量负平衡(糖类和蛋白代谢紊乱),从而促使脂肪组织的分解和动用,大量脂肪酸从脂肪组织中释放进入肝脏,导致肝内脂肪蓄积,形成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胆修复期,也是黄金睡眠时间。”黄祎建议避免熬夜,“如果熬夜一天,肝脏需要一周时间来恢复。”此外,还需注意调解情绪。肝的生理功能之“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情绪的稳定与肝脏疏泄功能能否正常发挥关系密切。生气发怒易导致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成疾,因此要制怒,心平气和、乐观开朗,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
“运动不仅能促进新陈代谢,还能帮助肝脏排毒,减轻肝脏负担。”黄祎介绍,长期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脂肪肝等问题,因此养肝不能忽视运动的作用。春光明媚,大家应多出门散步、打太极拳、踏青等。同时,黄祎建议适当进行穴位按摩,比如按摩太冲穴以降肝火、拍打腋下缓解胸胁胀满;还可采用中医外治法进行调理,通过穴位埋线、拔罐、走罐、针灸、穴位贴敷、耳穴压丸、刮痧等疏肝行气、健脾祛湿、化瘀止痛、祛痰通络。
吃保肝药物就能保护肝脏吗?“并非如此,保肝药物需按照医生建议使用。”黄祎表示,不合理使用保肝药物可能产生副作用,因为保肝药物也需要在肝脏内进行代谢,过量使用会加重肝脏负担。
黄祎特别强调,要注意肝脏发出来的这些“求救”信号:抑郁、烦躁、易怒等情志异常,食欲不振、腹胀、恶心等消化问题,失眠、眼干、女性月经不调、男性性功能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或是出现胸胁胀痛、黄疸、蜘蛛痣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记者 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