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助力教育”委员工作室:广泛整合资源 共促教育发展
通过动物形象了解自我特质、职业想象力挑战、目标拆解实验室……3月24日至30日,市政协“助力教育”委员工作室在巴蜀中学开展生涯探索周活动。学生们在参加各种趣味活动中了解自己,家长们在参加家长论坛中了解“生涯合伙人”理念。
市政协“助力教育”委员工作室牵头委员、重庆昭信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吴睫介绍,该活动以“人人有志 个个成才”为主题,帮助学生直面AI时代多元选择与有限决策力的冲突,推动生涯教育从“成绩导向”转向“潜能建构”,重塑科学生涯发展观和生涯教育路径。
3月28日,刘晓文、谭明星、杨艳红等委员还参加了AI时代全人发展建构论坛暨巴蜀中学“志成π”生涯学堂启新仪式,积极为学生们提供个性化生涯指导,为打造西部生涯教育范式贡献智慧和力量。
这是市政协“助力教育”委员工作室广泛整合资源,共促教育新发展的又一探索。
据了解,在市政协教科卫体委指导下,该委员工作室于2023年6月成立,目前已入驻9名市政协委员,涵盖了教育主管部门、研究培训机构及大学、中学、小学等。该委员工作室实行委员每月轮值制度,通过调研、走访、值班接待等方式,协调解决群众在教育方面呼声高的问题。如围绕我市高校思政课建设情况、基础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在各中小学开展的国际交流情况、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等深入调研,在市政协“构建保护体系,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专题协商、“让港澳台侨同胞子女‘上好学’”界别协商、“深化体教融合发展 促进我市青少年健康成长”对口协商等各类协商履职中建诤言、献良策。
委员们扎实的调研成果也转化为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其中,《借助两江协同创新优质资源,推动我市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化发展建议》被市政协列为重点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关于我市少子化人口发展趋势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及调试改革建议》获市政协采纳,并转报全国政协。
深入基层,也走近界别群众。“助力教育”委员工作室组织委员向界别群众宣传宣讲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党委政府工作部署和改革举措以及政协工作,还邀请相关专家走进巴蜀常春藤学校、南岸区珊瑚康恒小学校、南华中学等,围绕国家安全教育、家庭教育、学业规划及升学指导等开展主题讲座。
“今年我们还将围绕大中小学科学教育一体化发展、完善我市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等开展调研。”吴睫说,该委员工作室将继续立足界别,紧跟教育发展重点、教育单位难点、教育民生焦点,深入调研,踊跃建言,打通政协联系群众、服务行业“最后一公里”,真正把委员工作室的平台优势转化为助推重庆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