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04月10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理论 持续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创新构建协商成果闭环落实机制 提升委员履职能力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路径研究

版面翻页
理论
03

创新构建协商成果闭环落实机制

□ 作者 吴康轩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机制”要求,扎实推进协商成果“后半篇文章”落细落实,奉节县政协着眼于解决以往协商成果普遍面临的一些现实困境,通过近两年实践探索,制定出台《县政协协商成果采纳、落实与反馈办法(试行)》,并提请县委常委会会议审议后,以县委办公室名义印发。该办法的制定和出台,为积极构建协商成果闭环落实机制作出地方政协的积极探索,极大增强了委员履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突出三个环节,把好协商成果采纳关。一是选题上求精准。完善政协协商议题提出办法,创新建立“党政点题、政协找题、委员荐题、群众出题”协商议题大征集机制,坚持季度选题与年度选题相结合,年度协商议题保持在30个左右,每季度确定5个以上重点议题,确保在内容上坚持聚焦中心,在数量上保持合理适度,提高协商议题与党政中心大局的契合度。二是调研上求精心。坚持不调研不协商、不调研不议政、不调研不出成果,统筹调研组织安排,精心制定调研方案,实行“一个调研课题+一名牵头领导+一个调研专班+一个调研方案+N个调研行动+M个调研成果”的“4+N+M”调研工作机制,引导委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听民声、摸实情、聚民智,近三年来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30篇,提出各类意见建议215条。适时举办重点关切问题情况通报会,每季度邀请2个党政部门、有关单位通报有关重大问题、重要关切和热点难点问题情况,并现场回答委员提问,帮助委员更好知情明政、提高履职能力。三是报送上求精细。规范协商成果文本载体、报送程序、报送范围等,推行初审、复核、审批三级审核机制,坚持质量为上、逐级把关,注重和提升协商成果质量。建立协商成果工作台账,实行清单化、项目化、时限化、精细化管理,落实专人分批次、有时序、有针对性地报送成果,避免扎堆报送、无序报送。

掌握三字要诀,把好协商成果落实关。一是认真“研”。建立定期听取协商成果落实情况汇报制度,纳入党委(党组)会议固定议题进行研究,县委常委会每半年听取一次政协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情况,各级党委(党组)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分析研究政协协商成果采纳落实情况。二是多方“商”。不定期邀请党政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政协协商专题座谈会,就年度重要调研、重要协商等成果落实情况,组织协商成果起草方、利益相关方和办理部门共同协商,通报有关办理进展、意见建议落实情况等,促进各方观念融合、思想融通。三是全力“办”。承办单位自收到协商成果之日起,采取及时落实,分期分步骤落实,纳入相关规划、计划、方案,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建立相关制度、机制,向上级反映有关意见建议等7种方式予以落实,并在三个月内办结回复。对党委政府领导同志作出批示的政协协商成果,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及时纳入交办督查事项清单,持续跟进落实办理情况。三年来,共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社情民意信息、协商报告等协商成果169篇,获得县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86次,其他县领导批示肯定115次,意见建议转化落实较届初提升10个百分点;累计提交提案984件、立案936件,立案率95.1%,办复率保持在100%、满意度保持在99%以上。

狠抓“三项机制”,把好协商成果反馈关。一是定期通报。在县政协全体会议上,通报年度政协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反馈情况,全面盘点梳理各级各部门对政协协商成果的落实情况及效果。制定年度协商成果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分送全体政协委员和各级各部门领导同志参阅,通过各类媒体进行宣传,广泛传播政协协商民主的生动实践,扩大政协协商民主的社会影响力。二是成效评价。对承办单位反馈的政协协商成果采纳、落实情况及评价意见,同步抄送给协商成果提出者,由提出者对采纳落实情况,从落实过程、落实成效、综合评价三个维度,分别给予“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的定性评价,评价结果向政协全体会议或政协常委会报告。三是量化考核。坚持从简从实、把握重点、注意质量原则,把政协协商成果的转化落实情况,纳入党委政府对各级各部门“党建统领高质量发展成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科学制定相关考核指标及计分办法,根据需要组织相关委员和界别代表,重点对政协大会建议、常委会协商报告、重点课题、重点提案等办理落实情况进行现场评议,避免考核的泛化、虚化、空化。通过三项机制的建立,协商成果反馈率达到100%。

此项协商成果闭环落实机制获得各方认同。一是激发了委员履职热情。通过协商成果闭环落实机制的建立,让委员履职的劳动成果得到各方面充分重视,相关意见建议得到及时采纳、反馈,实现了承办单位与委员的双向互动,委员履职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极大增强。2024年委员参与调研、视察、界别协商等人次较上年度增长21%,委员履职成果总量较上年增长55%,委员履职年度考评获得“绿色”等次占比达到54%,委员履职意识和履职能力显著提升。二是助推了民生问题化解。协商工作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理念,不少意见建议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契合党政关注和群众所需,不断被转化为党委政府抓工作的具体措施和项目清单,变成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累计建成10个标准化协商议政场所,创成1个市级政协委员工作室,开展协商议政66场次,助推55个民生问题得到解决,协商案例《公交“增站台”居民“拍手快”》荣获市政协重点改革项目“十佳事例”。三是构建了良好协商生态。始终坚持阵地集约、功能集成、资源集聚、委员集优,构建点长加指导员、联络员、协调员的“一长三员”工作体系,生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协商理念,让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政协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就在身边”。不少一线政协委员和基层组织着眼于基层协商工作,把政协履职实践融合到基层治理各个方面,切实把协商作为化解基层矛盾、破解群众利益诉求的有效之举,解决了不少基层治理中的难题,形成了不少经验探索。其中,安坪镇“五算协商法”被《经济日报》、新华社等媒体专门报道。 (作者系奉节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