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04月10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视野 家国情怀:永不褪色的精神传承 涵养素心 梨花深处,听见龙泉 湖光心语 图片 春日“扫街”

版面翻页
视野
04

涵养素心

□ 作者 周汉兵

在中国文字中,“素”总是与“淡”“雅”“净”“朴”等联系在一起,意为自然、真实、清纯、纯粹等,真诚善良、纯洁无瑕、淡泊明志、坚守本真……凡此种种,皆可为素心。

素心,是清晨第一缕不染尘埃的阳光。不耀眼,却温暖;不张扬,却恒久。素心,是山涧里的一泓清泉。不似江河浩荡,却自有其清澈;不似大海深邃,却自有其纯净。素心,是夜空中最闪亮的那颗星。不似月亮皎洁,却始终如一;不似流星璀璨,却恒久不变。

我喜欢“素心如雪”这个词语,这是一个富有诗意和美感的词语。雪是大自然的精灵,洁白无瑕、晶莹剔透,心如雪花般纯净、高洁、宁静,这是心境,也是品格。“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素心,就是不被世俗所扰,不被物欲所困,不被名利所牵,只为守住本心。

《菜根谭》里说:“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古往今来,有素心之人众多。东晋官员吴隐之饮贪泉而不贪,北宋的巢谷和苏轼、苏辙的交往堪称典范,元代学者许衡“心中有主,不摘无主之梨”。

广州石门有贪泉,面对贪泉,众人的说法是“这水只要一沾唇,就会在心中萌发无厌的贪欲。”而吴隐之上任抵达这里,第一件事就是把满满的一钵贪泉水一饮而尽,并挥笔题诗一首:“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几年后官期已满,吴隐之依然是清清白白,两袖清风,一尘不染。

北宋的巢谷与苏轼、苏辙小时候就是好朋友。当苏轼、苏辙在朝中做官、身份显赫时,落难的巢谷不愿去麻烦朋友,甚至很少往来。而当苏轼兄弟落难时,巢谷却不顾自己七旬高龄,竟然不远万里、义无反顾去看望,最后客死他乡。

在盛夏经过河阳时,众人因口渴难耐,纷纷去摘路旁无主的梨子吃。唯有许衡安然端坐,不为所动。有人嘲笑他迂腐,许衡却感慨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他们何以能如此洁身自好?只因素心不移!

“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人都有素心,只不过在路上走着走着,或为物,或为名,或为利,困于其间,便心有旁骛,素心渐渐被包裹甚至遗失。

保持素心,不是消极避世,而是一种超然物外的智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人、处世、为官、交友……皆需要涵养素心。

养心难,养心也易。说难,是因为我们无时无处不面临诱惑;说易,是因为我们能通过各自的修为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则心静,心静则神悦,神悦则福生。

宋朝书生赵概在书房里放了三个盒子,两个分别装着白豆和黑豆,另一个是空的。起一善念或做一件好事,就向空盒中投一颗白豆;起一恶念或做一件不好的事,就往盒子中投一颗黑豆,以此来督促自己改过迁善、修身养性。倘如此持之以恒“日三省吾身”,素心可养也可鉴。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