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工会暖“新”行动 擦亮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幸福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了方向、凝聚了力量,激励我们立足岗位,真抓实干、奋勇争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一座城市如何对待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体现着这座城市的“温度”和治理水平。群众路线是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就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需求为导向,发挥工会界别联系服务广泛的优势,做实工会暖“新”行动,让广大新就业群体在城市立得住脚、安得下心、圆得了梦,实现与城市双向奔赴。
强化政治责任,以更大力度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组织起来。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和国家关于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要求,推动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三年行动计划落细落实。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维,通过整合部门力量、园区(开发区)力量、乡镇(街道)力量,形成推动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最大合力。用好《关于加强新就业形态市级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的17条措施》,充分发挥道路运输行业工会联合会等行业性工会组织吸纳货车、网约车司机的“集聚”效应,推动乡镇(街道)总工会、园区(开发区)总工会发挥属地作用,推行“重点建、行业建、兜底建”模式,主动服务辖区新业态企业建立工会组织。依托重庆数字工会“渝工娘家人”应用平台,面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广泛开展“扫码入会”,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实名管理。深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集中行动,举办货车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入会和服务活动,通过工作覆盖带动组织覆盖,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用好“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职工岗位“云讲述”、“重庆工人红岩大思政课”等平台载体,吸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中的优秀代表参与宣传演讲、知识竞赛、阅读诵读等教育活动,面向基层一线大力选树培育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先进典型,讲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故事,激励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强化多维服务,以更实举措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吸引过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迅猛发展,采取多种手段,维护好快递员、网约工、货车司机等就业群体的合法权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既是城市建设的参与者,也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推动者,要聚焦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以更加务实和创新的举措,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权益保障和维权服务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面向广大产业工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持续开展工会“求学圆梦行动”,助力产业工人实现学历能力“双提升”。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的痛难点问题,高标准建设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工作站,提供就业服务、纠纷调处、平等协商、技能提升等多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暖心行动”实事项目。要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协商指引》指导平台企业合法规范用工,合理制定涉及劳动者权益的制度规则和平台算法,进一步规范协商流程、提升协商实效。通过约谈企业,搭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平台企业、用人单位之间平等协商、沟通对话、诉求表达的平台。
强化综合施策,以更高站位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稳固下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关注新业态发展,坚持网上网下结合,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不断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社会基础。”要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切,细化关爱服务举措,为改善他们的职业保障和从业环境贡献“工力量”,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的社会认同感、职业获得感和城市归属感。要深入开展“南锋送暖·安新同行”专项行动,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党建服务、生活服务、职业服务、志愿服务等多项服务举措,选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流动信息员参与基层治理,联手打造“友好小区”、“友好商圈”和“友好楼宇”,着力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进门难、停车难、找路难”等棘手问题。持续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温暖服务季”活动,送法律、送政策、送健康、送关爱;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购买“工会职工专项互助保障计划”服务;通过开设“移动体检车”、定点医院体检等方式,量身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就近便捷的体检服务。积极探索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工会爱新餐”,通过“工会+平台+商家”专项整合补贴的方式,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餐吃饱吃好。要大力推进“会、站、家”一体化建设,持续释放“工会之家·幸福港湾”强磁效应。联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货运企业、新能源充电站等建设24小时智能工会驿站、职工书屋、“司机之家”、“小哥加油站”,手机一键查找站点位置,通过“数字”赋能、服务升级,推动幸福“加码”,让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城市双向奔赴,城市也因此而热气腾腾、暖意不绝。
(作者系南岸区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