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垄菜畦醉田园
时下,慢节奏的田园生活成为许多都市人的向往。我年过七旬的父亲在老家屋后开辟了一片绿色天地,将退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父亲年轻时是村里有名的种地能手。如今土地流转后,他虽告别了繁重的农活,却闲不住,在屋后空地上开辟了几垄菜畦。每年开春,父亲就像对待艺术品般精心打理:先清理杂草,再铺上农家肥,翻土、耙平、做畦……这一套流程他做得一丝不苟。
凡事都得提前做好准备,种菜亦然。用父亲的话说,“只有把一切前期准备工作做到家,才会有个像模像样的收获”。谷雨前夕,只要天气预报说近期没有透地雨,父亲总要骑着电动三轮车去沟渠拉水浇地。他说井水性寒,沟渠水向阳,最适合育苗。这份对土地的敬畏,让每颗种子都能茁壮成长。
“谷雨前后,种瓜种豆。”临近谷雨,父亲便开始整日忙个不停。像生菜、油麦等相对泼辣的蔬菜,进行露天种植就行。而豆角、黄瓜等比较娇嫩的蔬菜,则要细心地盖好地膜。尽管空地不大,但父亲种植的品种不少,他讲究的是综合利用、多种经营。像豆角、生菜、黄瓜、茄子、辣椒、丝瓜、苦瓜、大葱、白菜等,因季节不同,轮番种植。一年四季,除去严冬,三季见绿。特别是夏秋时节,父亲的菜畦里总是生机勃勃。
父亲不仅爱种菜,而且会种菜。丝瓜苗最怕萤火虫之类咬噬,每每夜晚来临,丝瓜的嫩叶上总会留下许多小窟窿。对此,菜农们总会用打农药的方法防治。父亲则不然,法子很奇特——晚上用从理发店搜集来的头发盖苗,白天用草木灰撒叶。你还别说,还真管用。我问老爸从哪儿学的,老父亲嘿嘿一乐,科普报刊上看的。父亲还真应了那句话——活到老学到老。
收获时节,父亲总喜欢把新鲜的蔬菜分给邻里。看着大家欢喜的样子,他脸上写满欣慰。我们回家时,父母总说:“去菜畦里转转,想吃什么随便摘!”临行时塞满行李箱的蔬菜,不仅带着泥土的芬芳,更饱含着浓浓的亲情。
在这方小小的菜畦里,父亲用勤劳的双手诠释着“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幸福真谛。这绿色田园不仅是他的精神寄托,更有属于他自己的幸福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