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好“金钥匙” 打造“新样板”
江津区政协助力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 陈元洪 通讯员 刘朦濛)“必须抓好前瞻研判,使职业教育真正发挥贴近市场、服务经济发展的特色优势”“重点打造职教出海新融合工程,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近日,江津区政协召开主席会议,聚焦“推进江津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开展专题协商。
近年来,江津区立足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全力建设职教聚集区和职教示范区,打造产教融合“新样板”,一个个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成效让人眼前一亮:开展“政校企行”深度合作,与450余家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8支代表重庆参赛的队伍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中斩获2金5银1铜……
为助力培育高素质产业人才,更好服务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初,江津区政协将“推动产教融合,改革职业教育贯通人才培养体系”纳入2025年区政协协商工作计划,并联合该区教委、区人力社保局等部门组成调研组,围绕江津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产教融合现状、产教融合政策等情况深入基层广泛调研。
调研越深入,分析越精准。调研组梳理出江津区职教办学水平有待提升、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政策支持体系不够完善等三大方面7个具体问题。协商会上,与会委员聚焦产教融合发展痛点难点直言不讳,并踊跃提出破题之策。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好办优的关键所在。”詹跃明委员建议,建立健全政策保障机制,通过购买服务、设立专项基金、奖励性补助和税费减免等多元化方式给予行业企业政策倾斜,降低企业在产教融合中的成本投入,有效化解校企之间的利益冲突。肖瑶委员认为,当前存在热门专业人才过剩与特色新兴产业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职业院校的课程和专业设置应紧密结合区域发展规划、紧贴行业技术变化,确保课程内容能灵活适应产业转型需求,同时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强化能说会做善研“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如何改变产教融合“校热企冷”“合而不深”现状是蒋敏委员持续关注的重点,“建议发挥骨干企业引领作用,鼓励园区、行业骨干企业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共同组建产教融合集团(联盟),带动中小企业参与,推进实体化运作。同时,加快推进重庆枢纽港产业园产教联合体建设,将江津打造成西部重要的产业转型与开放合作平台,做大产业、做活贸易,产能合作、产业互补。”
江津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大数据发展局等部门负责人现场逐一回应委员关切,就相关问题开诚布公、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并表示将认真研究、充分吸纳委员提出的真知灼见。
江津区政协主席杨利表示,区政协将迭代升级“渝事好商量·讲出‘津’点子”等具有辨识度的协商品牌,引导委员聚焦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深入调查研究,多建务实之言、多献管用之策,为区域发展献计出力、凝心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