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手“童”行 照亮成长
——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公益项目
“这份关爱为孩子们带来了物质上的帮助,也传递了社会正能量。”4月23日,说起前不久顶新公益基金会一行到铜梁区白羊小学开展的活动,白羊小学副校长尹金山十分感动。
15年来,顶新公益基金会先后向重庆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定向捐赠4970万元,用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项目的开展。目前,该项目先后在重庆34个区县的74所学校顺利实施,惠及学生24万多名。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项目,主要围绕思想品德教育、人格品质教育、心理情感教育、行为养成教育四个维度,辅以营养与健康保障,全方位、多角度地关爱留守儿童。它不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心灵的滋养与人格的塑造。“留守儿童面临的更多是亲情的缺失。”重庆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明国辉表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项目从这一角度出发,对各个项目学校的农村留守儿童给予人文关怀,弥补留守儿童普遍缺失的家庭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锻炼他们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项目实施以来,各个项目学校通过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开展精彩纷呈的活动,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江津贾嗣小学开展内务整理、礼仪教育等常规活动,让孩子们形成良好卫生习惯、知晓礼仪常识;石柱冷水小学举行烹饪、丝带绣等社团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武隆浩口小学结合学校特点,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团队通过开展开学培训会、项目经验交流会或现场会、片区交流会等分享优秀学校的经验,探讨执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推动解决;认真听取和采纳项目学校反馈的意见,推动项目更好落地;坚持每月巡查督导,与师生面对面交流,确保关爱能精准送达。同时,项目团队还为项目学校教师创造体验多地校园文化、先进教育理念的学习机会,组织部分教师赴四川、福建等地特色学校参访交流。
15年风雨兼程,从最初的试点到如今惠及24万多名留守儿童,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项目不仅改变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更让孩子们绽放出绚烂的光彩:开州正坝中学向晓兰同学获得开州区第七届“学宪法 讲宪法”演讲活动初中组一等奖;荣昌河包小学同学们在2023年荣昌区运动会中斩获田径和跳绳团体二等奖……15年来,这样的好成绩不断涌现。
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项目影响下,学生走向了全新的成长道路,教师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各项目学校更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其中,荣昌河包小学主题教育活动已经成为该校办学特色的一张名片。项目实行以来,该校的卫生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校园内干净整洁,教室内物品摆放整齐。学校乡村少年宫代表荣昌区参加市级评比荣获二等奖,特色劳动实践课程“六年十二道菜,孕育幸福人生”获市级优秀劳动案例。
为让项目学校毕业的学生能够继续得到关爱和帮助,顶新公益基金会自2013年起在重庆筹办“顶新中职班”,已累计招收506名学生,其中289名学生通过考核进入了顶新集团相关企业实习和工作,78名毕业生走上了顶新集团的管理岗位。
如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项目已成为重庆乃至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去年,该项目获得了2022—2023年“重庆慈善奖”。“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项目的未来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明国辉表示,接下来,将继续深化项目内涵、拓展关爱范围、加强监督和评估工作、关注留守儿童未来发展,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更多力量。 (记者 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