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履职答卷写在青山绿水间
——市政协持续助推美丽重庆建设小记
4月24日,“凝心聚力巴渝行”采访团来到北碚缙云山。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满目青绿,鸟鸣声声。青山绿水间,留下了市政协坚实的履职足迹。“加快美丽重庆建设,市政协一直高度关注,用心用情倾力助推。仅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去年我们就2次组织常委、委员来此视察调研。”市政协人资环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方便护林员实时回传动植物数据,‘近自然修复法’让珙桐、红豆杉等濒危物种重现生机……”谈起调研的收获,市政协委员、渝中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局长黄海仍记忆犹新。去年,黄海等委员先后来到缙云山围绕“全面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缙云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常委视察和年终视察,并为之积极建言。
其中,“全面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常委视察是为了市政协常委会会议重点协商做好准备。去年3月以来,市政协围绕“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加快美丽重庆建设”,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及市级有关部门、专家学者成立1个综合调研组和14个子课题调研组,深入我市32个区县、9家科研院所开展调研,并结合中央环保督察通报涉及我市的典型案例分析,形成15份调研材料。去年5月中下旬,市政协还组织全体常委围绕该题目,分5个分团开展常委视察,进一步深化调研成果。
2024年6月20日召开的市政协六届八次常委会会议,围绕“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加快美丽重庆建设”开展了专题协商。协商前分6个小组交流讨论;协商中,周利、田盈、吴晓琳、潘为民、肖鹏等12名常委、委员作协商发言,共提出11个方面的困难问题和建议意见。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对委员们的意见建议一一回应,表示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大家的真知灼见。
助推美丽重庆建设,市政协的履职实践不止于此。为进一步提升三峡库区危岩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在2024年1月市政协六届二次全会期间开展界别协商形成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市政协人资环建委去年又组建调研组,赴奉节、巫山等区县以及市地质研究院、208地质队等科研机构开展了监督性调研。
“我们深入到三峡库区各个危岩地质灾害风险点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场看的时候大家就在讨论,要把技防和人防手段相结合,特别是要加强技防手段,把隐患点摸清楚,做好多跨协同才能更好预防危岩地质灾害。”市政协委员、市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薛梅向采访团讲述了调研的场景和委员们的思考。她说,建言推动了构建多跨协同闭环管控机制,相关部门还在巫山组建工作专班前线办公室,统筹负责库区一线危岩地灾防治调度指挥工作。
认真调研、做足“功课”,市政协调研组撰写了《关于“进一步提升三峡库区危岩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水平”的调研报告》。该调研报告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推动出台《重庆市三峡库区危岩地灾应急救援办法》和“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应用”实现数据整合。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点多、面广,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长江航运安全。”市政协常委、市地矿局一级巡视员吴晓琳连续3年跟踪关注三峡库区危岩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交的提案及社情民意信息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很高兴看到今年启动了30余处危岩治理的前期工作。”吴晓琳表示,下一步他将呼吁争取国家层面尽快研究三峡库区地灾防治接续政策,建立健全库区地灾防治长效机制,将三峡库区地灾防治纳入“十五五”规划。
描绘建设美丽重庆新画卷,市政协正持续挥笔添彩。“今年,我们还将围绕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城乡黑臭水体整治等开展重点调研、视察、民主监督,继续把履职答卷写在青山绿水间。”市政协人资环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