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乡村好时光
——巫溪县慈善会开展“邻里守望”行动纪实
工作人员向老人展示远程红外探测仪 巫溪县慈善会供图
近日,巫溪县古路镇长龙村84岁的独居老人李训桃来到村里的邻里守望服务站,志愿者们为他量血压、测体温,并提供包括洗头、剃头、刮胡子、剪指甲在内的全套服务。
自去年10月30日起,每周一、三、五,邻里守望服务站都会为老人们提供包括热饭菜、舒适洗浴在内的10项慈善志愿服务。“现在,我能体面地走出家门,吃上免费的爱心餐,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了。”李训桃高兴地说道。
邻里守望服务站只是巫溪县慈善会开展“邻里守望”行动的一个服务平台。巫溪县慈善会会长刘开全介绍,为构建邻里和谐、志愿守望关系,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近年来巫溪县慈善会开展“邻里守望”行动,具体开展了“健康小屋”、“云守护独居失能老人”、“空巢老人庭院太阳能照明灯安装”、“卫浴设施适老化改造”、“邻里守望爱心激励”5个重点项目。
邻里守望 守护健康
“老人独自生活不安全、不快乐,这是我们调研发现的一个痛点。”谈及开展“邻里守望”行动的初衷,刘开全说,村里的很多老人单家独户居住着,生病了没人发现,天黑了庭院需要照明,内心需要陪伴。于是,巫溪县慈善会以关爱老人为主要内容,发起了“邻里守望”行动。
“我们在村里建设了‘健康小屋’,希望老人‘有病早发现、院外有人管、治疗少花钱’。”刘开全介绍,“健康小屋”与村卫生室结合,免费开展包含多项指标的老人健康筛查公益活动,根据筛查结果提出健康调理方案,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3月18日,巫溪县慈善会就联合华寿邻里守望志愿者大队,在尖山镇太平村举办了一场大型健康筛查及痛症管理公益活动,为200多位村民检测体脂率、肌肉量、骨密度等。针对村民普遍关心的肌少症、骨质疏松等问题,志愿者结合检测结果,向大家讲解了预防骨质疏松的要点。
不仅将健康关怀送到村民身边,巫溪县慈善会还“云守护”老人们的健康。自2023年开始,巫溪县慈善会在全县范围内启动“云守护独居失能老人”慈善公益项目,为70岁以上独居失能且居住偏远的老人安装远程红外探测仪。通过监控设备,志愿者和村干部可以实时关注老人的动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他们会立即采取行动。
去年11月21日早上,当志愿者发现李天秀老人24小时内没有走动时,古路镇长龙村党支部书记冉道森立即前往探望,并及时将老人送往卫生院检查治疗。
邻里守望 温情陪伴
在巫溪县尖山镇尖山村,每当夜幕降临,一盏盏太阳能路灯就犹如点点繁星,照亮了村道沿线的夜空。“有了路灯,早上孩子上学再也不需要打手电筒了,我们赶集卖菜也方便不少!”“我们村产业发展有了交通安全保障。”路灯下,村民们高兴地诉说着路灯安装后的变化。这都得益于市慈善联合总会牵头实施的“点亮乡村”太阳能路灯公益项目。
“在这个项目基础上,我们专门为空巢老人安装庭院太阳能照明灯,希望老人出入院坝更安全。”刘开全介绍,目前已安装近200盏庭院太阳能照明灯,“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查漏补缺,解决空巢老人无庭院灯问题。”
一盏灯,不仅照亮了庭院,也让温暖之光陪伴老人。不止于此,巫溪县慈善会还组织志愿者为老人们举办集体生日会。前不久,志愿者们在尖山村为6位80岁的老人过集体生日,村里村外300多名爱心人士前来参加,和老人们一起包饺子、吃包面、切蛋糕,现场十分热闹。“老人们其实很需要陪伴,只要让他们感觉到有人关心,减少孤独的感觉,我们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今年,巫溪县慈善会还启动了“卫浴设施适老化改造”项目,为家庭困难的80岁以上高龄病残老人改造现有卫生间,安装自动升降蹲便、防滑地垫、洗澡防摔等设施。
邻里守望 情满巫溪
今年春节前,一场迎春茶话会在太平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活动中,尖山镇党委政府评选出“好婆媳”、“乐于助人”、“邻里守望爱心家庭”和“邻里守望爱心个人”等奖项,表彰榜样人物,树立良好风尚。
这是巫溪县慈善会开展“邻里守望爱心激励”项目的一次生动实践。“邻里守望爱心激励”项目旨在村民中树立邻里守望传统道德标兵,由村里成立评议小组,制定评选标准,由群众评选出“邻里守望爱心家庭”和“邻里守望爱心个人”,并对其表彰激励、广泛宣传 。
“我们希望通过激励和宣传,动员更多人参与到‘邻里守望’行动中来。”刘开全介绍,巫溪县慈善会坚持边试点边探索,今年1月至明年8月底,计划在10个试点村(社区)有序开展“邻里守望”行动,坚持以“党建统领、慈善搭台、志愿服务、群众受益”为工作原则,充分发挥慈善救助在社会保障中的补充作用,争取在巫溪全县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努力将其打造为特色慈善品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