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25年07月08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重庆政协报要闻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研究部署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工作 市政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 让非遗“飞进”寻常百姓家 多维监督护长江 同心共绘生态卷 高温纳凉好去处

版面翻页
要闻
01

让非遗“飞进”寻常百姓家

□ 本报记者 陈元洪

近日,在荣昌区举行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川渝主场活动·巴蜀非遗品牌大会暨非遗焕新购物月”,集中呈现了川渝两地200余个非遗项目,全面展示非遗保护新进展、新成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重要见证。如何让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飞进”寻常百姓家?记者就此采访了部分政协委员。

川江号子、荣昌夏布服饰秀、大足鲤鱼灯舞……在此次活动中,一个个独具魅力的非遗项目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到非遗之美。“非遗要让更多人知晓,形成品牌影响力是重要的一环。”市政协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夏布代表性传承人、重庆壹秋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綦涛扎根非遗产业近20年,以夏布为核心,建成了覆盖设计、生产、文旅的全产业链,通过推出壹秋堂非遗轻创计划,打造非遗星工坊(非遗花车)、非遗研习坊、非遗工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非遗品牌,“接下来我希望依托RCEP协议,推动夏布产品进入东南亚市场,让中国非遗闪耀世界。”

大足鲤鱼灯舞起源于唐末,迄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2009年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市政协委员、大足区政协主席廖文丽看来,作为重庆极具特色和辨识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足鲤鱼灯舞历史渊源清楚,传承脉络清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她建议在市级层面推动鲤鱼灯舞创建国家级非遗项目,让鲤鱼灯舞品牌更响亮。

青年是非遗传承最富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群体。如今,非遗的“年轻态”正不断“圈粉”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和满腔的热爱,为古老技艺注入新的生命力。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政协委员、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民歌的县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淇境从事非遗保护工作至今,先后成功组织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项、重庆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9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0多项,全力培育国家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2名、市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30多名、县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117名。刘淇境表示,将在非遗保护与传承传播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积极宣传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和价值意义,引导更多人关注、参与和支持非遗保护工作。

“我市非遗传承人的评价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对非遗人才的系统管理服务不足。”为此,市政协常委、重庆邮电大学教授钱鹰建议,完善人才数据库,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搭建系统沟通渠道,加强传承过程性记录,开展可量化、多维度评价,同时有针对性地研究支持政策,为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发扬光大保驾护航。

一双巧手用镊子将一股股细如发丝的金丝掐制勾勒出蝴蝶纹样,镶嵌以红色玛瑙……经过层层工序,一枚以金丝镶嵌玛瑙制作而成的蝴蝶胸针进入“90后”渝派花丝镶嵌代表性传承人辜国强的直播间,让网友叹为观止。“从传统工坊跃入网络世界,非遗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也越来越需要多样化传播。”市政协常委,重庆麦芽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何云长说,下一步公司将立足重庆特色,凸显山城魅力,积极探索让更多本土非遗文化与微短剧深度融合,通过重点剧目创作和重点文化作品输出,推出更多具有重庆辨识度的优秀作品、精品。

市政协委员、市网络作家协会主席袁锐也同样关注用好网络载体推动非遗传承,“希望在网络文学中耕植非遗‘因子’,强化对传统文化的互鉴和包容,从而更好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